劉擎:做一個清醒的現代人(當當專享簽章版,劉瑜、施展、李筠、蔡康永、馬東、李誕等誠摯推薦)
定 價:¥68
中 教 價:¥46.24 (6.80折)
庫 存 數: 0
在當代中國傳統文化的縱向傳承與外來文化的橫向互動中,在這種縱橫交錯的文化背景下,劉擎教授通過發人深省的文字啟發我們以理性化的方式來探索世界和自己,思考人應當信奉什么應當怎樣生活如何理解和應對困境等諸多問題。 這部作品兼具敏銳的歷史意識與深切的現實關懷。劉擎教授結合歷史、文化、政治、哲學等眾多元素,解讀社會發展變化、思想的演進,以求大眾在面對這個時代時,能夠辨析問題與觀念的來龍去脈,澄清我們的處境與自我理解,重建對未來的想象。
1.知名學者 奇葩說導師劉擎解讀現代思想,在風險與意外交織的年代重建現代人對未來的想象。 作為以哲學教授的身份介入國內火爆綜藝《奇葩說》的學者,劉擎老師讓哲學走下神壇,用真正人性的智慧和學者的溫柔圈粉,包括但不限于馬東、蔡康永、李誕、宋丹丹、一眾奇葩說辯手,以及數千萬奇葩說觀眾。 2.一本在劇變時代成為一個清醒的現代人的思想指南。 這本書搭建與多元價值對話的橋梁,理解現代世界的復雜性,為焦慮的現代人撥開觀念的迷霧,打開更廣闊的思想視野,反思現代人的精神道德困境,重獲對個人生活的掌控感。 從明白自己是誰、自己在做什么,以及為什么會這么做,到反思自己的生活所身處的世界,如何接觸生活的更多可能、開墾屬于自己的領地,打破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距離感,重獲嶄新的自我理解。 3.劉瑜、蔡康永、施展、李筠等誠摯推薦!
自序:在新的地平線上 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年輕的時候就聽崔健這樣唱過,而20多年來,時代的節奏似乎從未放緩。也許,這個世界一直是動蕩多變的,只是今天全球化的浪潮吞沒了各種疏隔的屏障,讓人更真切地感受八面來風的沖擊,時而驚喜,時而驚慌。 全球化究竟是什么?在一次講座中,哥倫比亞大學的著名教授巴格沃蒂曾給出一個自稱為真確的定義,那就是戴安娜王妃之死。何以如此?他的解釋是:一位英國的王妃,帶著埃及的男友,在法國的一條隧道里撞車,開的是一輛德國車,安裝著荷蘭的發動機。司機是一個比利時人,喝多了蘇格蘭的威士忌。追趕他們的是意大利的狗仔隊,騎著日本的摩托車。為她治療的一位美國醫生,用的是巴西的藥品。這個消息是一個加拿大人傳出的,使用的是比爾·蓋茨的技術。而你可能正在一臺電腦上閱讀這個消息,這臺電腦用的是中國臺灣造的芯片、韓國產的顯示器,由一個印度的卡車司機運輸,被一些印尼人截獲,由硅谷的碼頭工人卸貨,然后由一個墨西哥非法移民運送給你……我的朋友,這就是全球化。 作為全球化現象的一個縮影事件,戴安娜之死或許過于戲劇化了。我們來看看身邊更為尋常的文化生活情景。若以戲仿的筆觸可以如是描述:這是一名中國大學生的一天,背誦英語是早晨起來后的首要任務。上午門課學習德國的馬克思主義原理,第二門課聽老師講述北歐的福利國家制度。下午參閱英國學者寫的《歐洲戰后史》寫作業,同時聽著耳機里法國歌手艾莉婕(Alizée)的歌聲。晚飯前后一小時參加了印度瑜伽班的健身運動。晚上的第二專業選修課是工商管理,使用的是美國哈佛商學院的教材(山寨版)。回到寢室后在網上看了一部非常文藝的伊朗電影,隨后在新浪微博上寫下自己的觀后感(又翻墻到臉書上再發一遍),然后刷微博幾十篇直到心生倦意。臨睡前念幾篇《論語》慢慢進入夢鄉。 我們今天享有的物質和文化產品,有相當大的部分源自異國他鄉。幾乎每個人的生活都超出了原有的地方性,與更遙遠更開闊的世界交織在一起。以地理疆界標識的那個本土文化逐漸失去了清晰的輪廓,匯入了正在浮現的新的地平線。有人贊美開放,有人哀嘆混亂,但無論如何,空間上橫向的現代文化與時間上縱向的中國傳統文化已經越來越深刻地交匯融合,共同構成了我們縱橫交錯的背景和視域。那么,我們是誰?中國有多特殊?在什么意義上我們還是純粹的中國人?我們追求的理想生活圖景究竟是什么?在新的地平線上,許多確定無疑原本如此的信念與感知,會遭遇到為何如此的疑問,或者未必如此的困惑,甚至不必如此的否定。
劉擎,華東師范大學紫江特聘教授,政治學系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西方思想史、政治哲學和國際政治。 代表著作:《劉擎西方現代思想講義》《2000年以來的西方》《紛爭的年代》《懸而未決的時刻》等。自2003年起,每年撰寫《西方思想年度述評》,是許多學者每年的文章。
自序 輯一 迷霧與光芒 我的非經典閱讀 面對蘭德的挑釁 沒有幻覺的個人自主性 世俗時代的死亡問題 祛魅時代的學術與政治 民粹主義的本質 人類政治的發展會殊途同歸嗎? 面對中國模式的歷史終結論 中學西漸視野下的中國思想變革 難以馴服的狐貍:紀念以賽亞·伯林辭世二十周年 價值認同的困境與可能 另類道路的誘惑 《革命之路》中的愛欲與政治 群體性瘋狂如何可能 輯二 視角與世界 愛國何以成為一種美德 建構純粹的中國范式是否可能 被誤解與被濫用的自由主義 自由主義及其不滿 尋求共建的普遍性:從天下理想到新世界主義 超越全球化與民族主義的對立 西方社會的政治極化及其對自由民主制的挑戰 民主社會中的教育權威 迷失的家園 開放的象牙塔 共享視角的瓦解與后真相政治的困境 思想工業與明星學者 科學探索與政治正確的爭論 回顧馬丁·路德·金抄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