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本著服務于大學生健康飲食的目的,并結合我國的膳食特點和習慣,系統地介紹了營養學基礎知識、各類食物的營養、膳食結構和膳食指南、膳食營養與相關性疾病的防治、食品安全等
內容,既包含了食品營養學和食品衛生學的知識,又涉及一些營養與營養相關疾病的飲食防治。本教材內容兼具知識性、實用性、科學性,可作為高等學校通識教育教材。
于紅霞,山東大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曾任山東營養學會理事、副秘書長。主要承擔山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本科生、研究生的專業課教學和山東大學各專業本科生通識課的教學工作。主講
課程:營養學與食品衛生學、預防醫學、衛生學、飲食營養與健康。在特殊人群營養、營養與慢性疾病的發生機制和營養干預研究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曾獲全國高等學校計算機課件教學成果
二等獎、山東省醫學科技三等獎、山東大學預防醫學專業試驗教學課程體系改革與實踐教學成果一等獎等。以作者和通訊作者發表論文50余篇,主編和參編教材三部。
王保珍,博士,山東大學衛生毒理與營養學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山東營養學會常務理事,山東預防醫學會食品衛生與營養分會副主任委員,山東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產業技術創新戰略
聯盟常務理事。從事營養與食品衛生學、預防醫學、營養學相關教學、研究工作,自主開發育齡婦女膳食營養評估系統并申請國家軟件著作權一項,主持或參與國家及省部級項目5項,發表SCI
論文十余篇。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飲食營養與健康
第二節 健康新理念
第三節 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
第二章 食物的消化與吸收
第一節 人體的消化系統
第二節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方式
第三節 各類營養素的消化與吸收
第三章 人體必需營養素與能量
第一節 蛋白質
第二節 脂類
第三節 碳水化合物
第四節 能量
第五節 礦物質
第六節 維生素
第七節 水
第四章 各類食物的營養價值
第一節 食物的營養價值
第二節 谷類食物的營養價值
第三節 豆類及其制品、 堅果類的營養價值
第四節 蔬菜、 水果和薯類的營養價值
第五節 動物性食物的營養價值
第六節 其他食品的營養價值
第七節 無公害農產品、 綠色食品、 有機食品
第五章 食物中的生物活性物質
第一節 生物活性物質概述
第二節 常見食物中的生物活性物質及生物學作用
第六章 合理膳食與膳食指南
第一節 合理膳食
第二節 膳食結構
第三節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
第四節 平衡膳食模式及實踐
第七章 營養與營養相關性疾病
第一節 營養與高脂血癥
第二節 營養與高血壓
第三節 營養與動脈粥樣硬化
第四節 營養與糖尿病
第五節 營養與肥胖
第六節 營養與痛風
第七節 營養與癌癥
第八章 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質的危害及其預防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食品的微生物污染及其預防
第三節 食品的化學性污染及其預防
第四節 食品的有毒金屬污染及其預防
第九章 食物中毒及其預防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細菌性食物中毒
第三節 真菌性食物中毒
第四節 有毒動植物食物中毒
第五節 化學性食物中毒
附錄一 實踐能力練習
附錄二 食物定量、 定性描述
附錄三 食物互換表
附錄四 常見食物的份量和質量估計
附錄五 常見食物營養成分表(以100g可食部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