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主要目的是通過理論和實證分析社會經濟發展過程對森林質量帶來的影響,為政府決策部門在制定相關政策時提供科學的實證依據。本研究首先回顧了世界林業發達國家和中國林業發展過程中對森林質量的認識變化發展過程,并在此基礎上試探性地給出我國森林質量的內涵定義。然后,對我國八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資料進行分析,明確我國森林質量現狀及發展變化趨勢。隨后,分析影響我國森林質量的主要社會經濟因素。接下來,選取全國以及
目錄
上篇 理論篇
第一章 生態馬克思主義視角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提出 3
第一節 生態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 3
第二節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內涵 7
第三節 生態馬克思主義視角下“兩山”理論實踐啟示 10
第二章 林業與社會經濟的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12
第一節 林業可持續發展 12
第二節 可持續經濟增長 16
第三章 對森林質量的認識過程及相關概念 22
第一節 林業發達國家對森林的認識發展過程 22
第二節 我國對森林質量的認識發展過程 23
第三節 森林質量的內涵及相關定義 27
下篇 實踐篇
第四章 我國森林質量變化與現狀 37
第一節 衡量指標 39
第二節 我國森林質量變化趨勢 42
第三節 我國森林質量現狀 59
第四節 國際對比 65
第五章 我國森林質量影響因素理論探討 68
第一節 我國森林質量社會經濟影響因素現狀分析 68
第二節 我國森林質量社會經濟影響因素理論分析 70
第六章 我國森林質量影響因素實證分析 80
第一節 指標選取 80
第二節 研究區域簡介 86
第三節 構建模型 87
第四節 初步統計分析 97
第五節 進一步討論 109
第七章 我國森林質量未來發展之路 117
參考文獻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