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三月》講述了一個農村姑娘對愛情、自由的向往以及她□終被傳統宗法制度吞噬而香消玉殞的悲劇。蕭紅用她那行云流水般的文字,講述了一個朦朧而凄婉的愛情故事,帶給讀者強烈的震撼與反思。
《小城三月》還收錄了《生死場》《手》《后花園》等作品,從多角度描繪出一個個幽深的街景或家常瑣事,反映了蕭紅觀察世界的視角和態度,體現了她對人生的思考,對人民的關注。
蕭紅是民國時期一位才華橫溢的女作家,在她短短三十一年的生命中,創作了近百萬字的長篇小說(代表作《呼蘭河傳》)、中篇小說(代表作《生死場》《小城三月》)、短篇小說(代表作《曠野的呼喚》)、散文(代表作《回憶魯迅先生》)、詩歌、劇本……而這些杰出的作品,還是她在與自己那“比青杏還酸”的命運的抗爭間隙寫出來的,不得不讓人贊嘆。
蕭紅原名張秀環,后改名張逎瑩,蕭紅是她□常用的筆名,其他筆名還有悄吟、玲玲、田娣等。1911年,蕭紅出生于今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區的一個地主家庭。在她八歲時,她的生母去世,父親對她十分冷漠,蕭紅只有在祖父那里才能體會到親人的溫情。十六歲時,蕭紅進入中學就讀,開始進行文學創作。1931年,為反抗包辦婚姻,蕭紅離家出走,開始了一生的流浪和漂泊。
193□年,結識蕭軍,第二年兩人一起到了上海。1935年,在魯迅先生的幫助下,蕭紅發表了中篇小說《生死場》,在文學界引起了一場轟動。魯迅先生盛贊這篇小說描寫的“北方人民對于生的堅強,對于死的掙扎卻往往已經力透紙背:女性作品的細致的觀察和越軌的筆致,又增加了不少明麗和新鮮”。并認為蕭紅“是當今中國□有前途的女作家”。隨后,蕭紅加入了左翼作家聯盟。1940年到香港,發表了長篇小說《呼蘭河傳》。194□年,蕭紅發表了□后一篇作品《小城三月》后不久,病逝于香港。
本書精選了蕭紅具有代表性的中篇小說和短篇小說作品,其中,《生死場》是蕭紅的成名作,介紹了三個家庭的變遷,塑造了二里半、王婆、趙三、金枝等東北農民悲慘的生活狀態,他們卑微地生,也仿佛注定要麻木地死,在日寇的踐踏下像牛馬一樣掙扎著,但是卻又在慢慢地覺醒,學會了反抗。《手》《牛車上》《后花園》,依然將目光投向被壓迫、被奴役的勞苦大眾,揭露了剝削階層的罪惡。《小城三月》作為蕭紅的絕筆,以一個女中學生的口吻講述了一個農村姑娘對愛情、自由的向往,以及她□終被傳統宗法制度吞噬而香消玉殞的悲劇,蕭紅用她那行云流水般的文字,講述了一個朦朧而凄婉的愛情故事,帶給讀者強烈的震撼與反思。
蕭紅是現代文學史上極具才情的女作家,她的文字沒有著意雕琢的痕跡,蘊含著一種稚拙渾樸的美、一種獨特而醇厚的情調。她的作品尤其是小說,描繪的往往是人的悲劇,尤其是女性的悲劇,揭露和批判了當時社會的國民性弱點,為讀者緩緩展開一幅幅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普通百姓的生活畫卷。
本書為了保證作品的原汁原昧,在內容和文字校訂方面,僅改正了原著中個別錯字和標點。其中的異體字、假借字和作家的習慣用語等,完全按照原著保留未做修改。另有外國人名、地名等,均保留原著的譯法。期待讀者能從書中發現愛,發現善良,寬容地對待身邊的所有生命。
《小城三月》:
二里半氣憤得幾乎不能呼吸,等他說出“倭瓜”是自家種的,為著留種子時候,麻面婆站在那里才松了一口氣,她以為這沒有什么過錯,偷摘自己的倭瓜。她仰起頭來向大家表白:“你們看,我不知道,實在不知道倭瓜是自家的呢!”
麻面婆不管自己說話好笑不好笑,擠過人圍,結果把倭瓜抱到車子那里。于是車子走向進城的大道,彎腿的孩子拐拐歪歪跑在后面。馬,車,人漸漸消失在道口了!
田間不斷的講著偷菜棵的事。關于金枝也起著流言:
“那個丫頭也算完啦!”
“我早看她起了邪心,看她摘一個柿子要半天工夫;昨天把柿筐都忘在河沿!”
“河沿不是好人去的地方。”
鳳姐身后,兩個中年的婦人坐在那里扒胡蘿卜。可是議論著,有時也說出一些淫污的話,使鳳姐不大明白。
金枝的心總是悸動著,時間像蜘蛛縷著絲線那樣綿長;心境壞到極點。金枝臉色脆弱朦朧得像罩著一塊面紗。她聽一聽口哨還沒有響。遼闊的可以看到福發家的圍墻,可是她心中的哥兒卻永不見出來。她又繼續摘柿子,無論青色的柿子她也摘下。她沒能注意到柿子的顏色,并且筐子也滿著了!她不把柿子送回家去,一些雜色的柿子,被她散亂的鋪了滿地。那邊又有女人故意大聲議論她:
“上河沿去跟男人,沒羞的,男人扯開她的褲子?……”
金枝關于眼前的一切景物和聲音,她忽略過去;她把肚子按得那樣緊,仿佛肚子里面跳動了!忽然口哨傳來了!她站起來,一個柿子被踏碎,像是被踏碎的蛤蟆一樣,發出水聲。她被跌倒了,口哨也跟著消滅了!以后無論她怎樣聽,口哨也不再響了。
金枝和男人接觸過三次:□□次還是在兩個月以前,可是那時母親什么也不知道,直到昨天筐子落到打柴人手里,母親算是渺渺茫茫的猜度著一些。
金枝過于痛苦了,覺得肚子變成個可怕的怪物,覺得里面有一塊硬的地方,手按得緊些,硬的地方更明顯。等她確信肚子有了孩子的時候,她的心立刻發嘔一般顫栗起來,她被恐怖把握著了。奇怪的,兩個蝴蝶疊落著貼落在她的膝頭。金枝看著這邪惡的一對蟲子而不拂去它。金枝仿佛是米田上的稻草人。
母親來了,母親的心遠遠就系在女兒的身上。可是她安靜的走來,遠看她的身體幾乎呈出一個完整的方形,漸漸可以辨得出她尖形的腳在袋口一般的衣襟下起伏的動作。在全村的老婦人中什么是她的特征呢?她發怒和笑著一般,眼角集著愉悅的多形的紋皺。嘴角也完全愉快著,只是上唇有些差別,在她真正愉快的時候,她的上唇短了一些。在她生氣的時候,上唇特別長,而且唇的中央那一小部分尖尖的,完全像鳥雀的嘴。
母親停住了。她的嘴是顯著她的特征,——全臉笑著,只是嘴和鳥雀的嘴一般。因為無數青色的柿子惹怒她了!金枝在沉想的深淵中被母親踢打了:
“你發傻了嗎?啊……你失掉了魂啦?我撕掉你的辮子……”
金枝沒有掙扎,倒了下來:母親和老虎一般捕住自己的女兒。金枝的鼻子立刻流血。
她小聲罵她,大怒的時候她的臉色更暢快笑著,慢慢的掀著尖唇,眼角的線條更加多的組織起來。
“小老婆,你真能敗毀。摘青柿子。昨夜我罵了你,不服氣□?”<□r> 母親一向是這樣,很愛護女兒,可是當女兒敗壞了菜棵,母親便去愛護菜棵了。農家無論是菜棵,或是一株茅草也要超過人的價值。
該睡覺的時候了!火繩從門邊掛手巾的鐵線上倒垂下來,屋中聽不著一個蚊蟲飛了!夏夜每家掛著火繩。那繩子緩慢而綿長的燃著。慣常了,那像廟堂中燃著的香火,沉沉的一切使人無所聽聞,漸漸催人人睡。艾蒿的氣味漸漸織入一些疲乏的夢魂去。蚊蟲被艾蒿煙驅走。金枝同母親還沒有睡的時候,有人來在窗外,輕慢的咳嗽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