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30年的發展,資本市場逐步摸索出了一條獨具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總結好資本市場發展的“中國模式”“中國經驗”“中國理論”,是擺在參與資本市場實踐的專業人員和研究者面前的重大課題。
此書聚焦于中國資本市場創新發展這一核心內容,從務實的角度就當前資本市場的若干重大發展問題進行了研究。它著重對2015年我國股市異常波動的情況、特點、性質、關鍵成因和對策進行了分析;緊緊圍繞如何打造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展開分析;針對多地區發行注冊制度進行了比較研究;借鑒國際經驗,研究了如何構建結構優化的金融體系;提出加強系統性金融風險預警與防范措施;研究了我國資本市場對外資開放的新局面和相應監管對策。
1.中國資本市場在短短30年時間內走過了西方國家資本市場百年之路,并成長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資本市場。對中國資本市場建設之路進行反思和總結,才能在未來在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中邁出堅實步伐,避免大起大落,對經濟造成沖擊。
2.系統解讀2015年6月起,3個多月股票市場近乎腰斬的原因,為政策制定者、投資者提供現實依據。
3.結合近兩年科創板、注冊制等資本市場的新動作新政策進行解讀,反映了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的新動向。
4.資本市場是落實黨中央關于擴大金融高水平雙向開放決策部署的前沿陣地。
現任中國證券金融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曾在中國人民銀行總行、中國證監會任職,曾任光大證券有限公司副總裁、黨組書記,中國證券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證監會機構部巡視員、融資融券工作小組辦公室主任。長期從事資本市場、國際貨幣制度、金融危機、海外上市制度比較和投資銀行實務等方面的研究,兼任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長江商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和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研究員、客座教授和博士生導師。主要著作有《看多中國》《中國金融風險防范問題研究》《中國股票市場探索》,翻譯出版《英漢金融與投資術語詞典》,發表學術論文30多篇。
前言Ⅶ
第一章2015年A股市場異常波動研究001
第一節股市異常波動引發危機004
第二節股市異常波動成因009
第三節股市異常波動應對措施與效果038
第四節從異常波動中得出的政策建議053
第二章如何建設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063
第一節內涵要求和內在聯系065
第二節市場邏輯與市場特征074
第三節我國新股發行制度的設計和改革舉措078
第四節我國二級市場交易制度的設計和改革舉措086
第五節我國資產管理行業的設計和改革舉措093
第六節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設計和改革舉措099
第三章境內外資本市場新股發行注冊制的比較研究109
第一節美國和我國香港股票發行制度111
第二節科創板注冊制128
第三節信息披露制度的比較及政策建議140
第四章金融體系結構優化調整的國際經驗和中國路徑145
第一節世界主要國家金融體系的演變和調整147
第二節市場主導與銀行主導:金融機構演變的國際經驗比較161
第三節混業經營與分業經營:金融產品演變的國際經驗比較183
第四節機構監管與功能監管:金融監管演變的國際比較216
第五節中國金融體系結構優化調整的沿革與發展228
第六節中國金融體系結構優化調整的路徑248
第五章系統性金融風險預警與防范研究259
第一節系統性金融風險的描述與現狀261
第二節債券市場的系統性風險268
第三節資本項下對外開放過程中的系統性金融風險285
第四節股市和上市公司融資機制引發的系統性金融風險302
第五節總結與政策建議326
第六章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問題研究331
第一節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現狀及主要問題334
第二節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面臨的形勢和挑戰346
第三節新興經濟體資本市場對外開放過程中的經驗教訓353
第四節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原則和目標368
第五節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監管措施選擇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