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總結了研究團隊近20年對關中灌區主要糧食 作物在灌溉理論與技術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主要作 物水分虧缺響應與非充分灌溉制度,作物蒸發蒸騰量 測量方法,冬小麥高光譜特征及其生理生態參數估算 模型,夏玉米農田SPAC系統水熱傳輸與動態生長模擬 ,冬小麥水分產量效應及氣候變化條件下產量響應模 擬,冬小麥水氮產量效應、產差與灌溉預報,灌區主 要作物需水量與灌溉制度研究,涇惠渠灌區地面灌溉 農田土壤水氮時空分布及其對冬小麥產量的影響,涇 惠渠灌區地面灌溉技術參數與田間工程技術,涇惠渠 灌區地下水時空分布與合理開發利用,涇惠渠灌區地 下水水質對不同水源灌溉的響應及評價等。
本書可供水利和農業行業從事與農業高效用水相 關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和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研究生 參考。
目錄
前言
第1章 作物灌溉理論與技術研究進展 1
1.1 作物灌溉理論研究 1
1.2 農田水分信息的高光譜遙感技術研究 5
1.3 作物模型方面的研究 8
1.4 作物產差及水氮耦合理論的研究 9
1.5 灌區生態環境與質量評價研究 11
第2章 主要作物水分虧缺響應與非充分灌溉制度 14
2.1 試驗方案 14
2.2 水分脅迫對冬小麥生理生態及產量的影響 16
2.3 水分脅迫對夏玉米生理生態及產量的影響 30
2.4 關中灌區主要農作物非充分灌溉制度 41
2.5 小結 44
第3章 作物蒸發蒸騰量測量方法研究 46
3.1 試驗方案 46
3.2 波文比能量平衡法測量農田蒸發蒸騰量研究 47
3.3 蒸滲儀法測量作物蒸發蒸騰量研究 59
3.4 波文比法與蒸滲儀法測量作物蒸發蒸騰量的比較 65
3.5 主要作物蒸發蒸騰量計算方法 74
3.6 作物系數 81
3.7 缺水條件下作物蒸發蒸騰量的計算 94
3.8 小結 97
第4章 冬小麥高光譜特征及其生理生態參數估算模型 98
4.1 試驗方案 98
4.2 冬小麥冠層光譜特征的變化 100
4.3 基于高光譜遙感的冬小麥葉綠素監測 119
4.4 基于高光譜遙感的冬小麥覆蓋度監測 129
4.5 基于高光譜遙感的冬小麥葉面積指數監測 141
4.6 基于高光譜遙感水分指數的葉片及土壤含水量的反演模型 149
4.7 基于ETM+數據的冬小麥生理生態參數提取 153
4.8 小結 160
第5章 夏玉米農田SPAC系統水熱傳輸與動態生長模擬 162
5.1 試驗方案 162
5.2 土壤-植物-大氣系統水熱傳輸模型構建 163
5.3 充分灌溉條件下SPAC系統水熱傳輸模擬 173
5.4 非充分灌溉條件下SPAC系統水熱傳輸模擬 180
5.5 夏玉米動態生長模型的構建 184
5.6 小結 211
第6章 冬小麥水分產量效應及氣候變化條件下產量響應模擬 213
6.1 試驗方案 213
6.2 不同水分處理對冬小麥蒸發蒸騰及土壤蒸發的影響 215
6.3 不同水分處理的冬小麥生長動態模擬 224
6.4 CERES-Wheat模型中兩種蒸發蒸騰量估算方法比較 238
6.5 冬小麥灌水上、下限的模擬 246
6.6 冬小麥物候期及產量對氣候變化的響應 252
6.7 小結 275
第7章 冬小麥水氮產量效應、產差與灌溉預報 277
7.1 試驗方案 277
7.2 不同水氮對冬小麥耗水的影響 278
7.3 不同水氮下對冬小麥生長動態模擬 283
7.4 水氮限制條件下冬小麥產差分析 292
7.5 水分限制條件下冬小麥產差分析 304
7.6 冬小麥灌溉預報 309
7.7 小結 314
第8章 灌區主要作物需水量與灌溉制度研究 316
8.1 試驗方案 316
8.2 涇惠渠灌區井灌區不同生育期灌水對冬小麥耗水量的影響 320
8.3 涇惠渠灌區渠灌區不同灌水處理對冬小麥耗水量的影響 325
8.4 涇惠渠灌區不同水氮供應對冬小麥需水量的影響 329
8.5 不同水氮耦合對冬小麥、夏玉米需水量的影響 339
8.6 不同干旱年型涇惠渠灌區冬小麥和夏玉米灌溉需水量 348
8.7 冬小麥辣椒間套作條件下作物需水規律與灌溉制度 353
8.8 小結 371
第9章 涇惠渠灌區地面灌溉農田土壤水氮時空分布及其對冬小麥產量的影響 372
9.1 試驗方案 372
9.2 冬小麥農田土壤水分全生育期的變化 374
9.3 冬小麥土壤硝態氮含量全生育期變化 389
9.4 冬小麥產量與土壤硝態氮含量的關系 401
9.5 小結 407
第10章 涇惠渠灌區地面灌溉技術參數與田間工程技術 409
10.1 試驗方案 409
10.2 土壤入滲參數及田面綜合糙率系數優化求解 411
10.3 畦灌灌水質量影響因素分析與評價 416
10.4 涇惠渠灌區地面灌溉合理灌水技術參數 423
10.5 田間工程技術 446
10.6 涇惠渠灌區田間量水技術 447
小結 465
第11章 涇惠渠灌區地下水時空分布與合理開發利用 467
11.1 灌區地下水循環要素演變規律分析 467
11.2 灌區農業節水對地下水影響分析 476
11.3 灌區地下水埋深時空變化規律 488
11.4 灌區適宜農業節水方案及地下水資源合理開采模式 492
11.5 小結 503
第12章 涇惠渠灌區地下水水質對不同水源灌溉的響應及評價 504
12.1 涇惠渠灌區地下水水質現狀 504
12.2 淺層地下水離子相關性和化學成分成因分析 515
12.3 灌溉水水質適應性適宜性分析 524
12.4 涇惠渠灌區生態環境質量評價體系及方法 529
12.5 涇惠渠灌區生態環境質量現狀 534
12.6 涇惠渠灌區生態環境質量評價 547
12.7 小結 556
參考文獻 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