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不知不覺,本書第五版已經走過了五年時間,我又一次投入到新版本的修訂工作中。相比于前幾版修訂來說,這一版的修訂既是改動小的,同時又是改動大的。
說改動小,是因為全書除了第十一章(SPSS軟件應用)因改用新的軟件版本而幾乎重寫以外,其他章節無論是在整體結構上還是在具體內容上都基本沒有改變;在第十一章中,我將所介紹的SPSS統計分析軟件由原來的英文版11.5版本,改換成了相對較新且為中文顯示的17.0版本。同時,為了方便學生選擇閱讀和參照使用,我依舊將第五版中所使用的英文版11.5版本的操作說明全部保留,以二維碼方式附在該章后面。
而說改動大,則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方面,在本次修訂中,我結合目前計算機、互聯網以及智能手機廣泛普及和普遍應用的現狀,首次采用了以二維碼方式來補充相關輔助材料的做法。這次所補充的新的輔助材料主要有兩類。一類是與調查方法有關的論文或者是采用調查方法所做的研究論文。這類材料在每一章中分別補充了1~3篇(總共22篇),用以幫助學生進一步學習和理解章節內容及其在實際調查研究中的應用。學生可以結合課堂學習進行課外閱讀,教師也可以將這些論文用作課堂討論的例子。另一類是在每一章的結尾,除了書中原有的“思考與實踐”欄目外,又補充了一個由10個基礎知識的題目及其答案所組成的“小測驗”欄目,同樣以二維碼形式附在每章后。學生可以用這個小測驗來測試自己對本章重點內容的掌握程度,教師也可以用這些題目選編成試卷對學生進行考核。由于這兩類材料的補充都采用了二維碼的方式,所以,既達到了補充和增加新內容的目的,同時又不至于增加教材的篇幅,也不過多增加讀者的購書費用(補充的材料大約有25萬多字,超過了目前教材內容一半的篇幅)。
說改動大的另一個方面,則是本次修訂所改動的地方又是多的——甚至多到了連我自己都沒料到的程度!在這次修訂中,我采取的是一個認真學習的學生、一個第一次接觸調查方法的讀者,以及一個準備考研究生的學生那樣的學習態度和方法:對全書從頭到尾、一頁一頁、一字不漏地進行仔細閱讀。同時,既從普通讀者特別是初學者的角度,也從使用者特別是講授這門課程的教師的角度,邊閱讀邊思考,邊思考邊修改。這種閱讀、思考和修改的過程前后持續了兩個多月的時間(就連在北京首都機場5個多小時的候機中、在前往英國倫敦的10個多小時的飛行中,也在進行著這種閱讀、思考和修改)。從整段整句的刪除或者補充,到一個詞、一個字的斟酌和挑選,我都反復推敲。比如,小到具體表述中是“借用”還是“套用”、是“相近”還是“相關”、是“培訓”還是“訓練”、是“單位”還是“元素”、是“推論”還是“推斷”,等等,哪怕是一字之差,我也力求更加準確。正是通過這樣的修訂,不僅前一版中少量的遺漏和錯誤之處得到了彌補和糾正,同時全書中在相關內容的介紹、特別是在具體表述中所存在的大量不夠清晰、不夠準確、不夠嚴密、不夠恰當的地方也得到了全面的修訂和完善。
修改一遍下來,一本嶄新的書被改成了一本舊書。特別是回頭一統計,全書大大小小的改動竟然達到了654處!全書252頁正文中,做了改動的頁面也竟然達到了174頁(接近全書正文頁數的70%)。看到滿書中用紅色鋼筆畫出的圈圈點點,刪改和增加的各種文字、數字和符號,一方面我非常吃驚:真沒想到書中還會有這么多不恰當、不準確、不完善的地方;另一方面我也十分欣慰:認真工作所付出的努力終于使得這一版教材在細節方面整體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本書從第一版出版至今已過去了23年,而每年兩三萬冊、總計接近60萬冊的發行量也讓我深感責任重大。我始終不敢懈怠,也一直在不停地探索,努力做到精益求精。我希望通過一次次認真的修訂,使得本教材日趨完善,以便讓學習者更容易學,讓講授者更方便教,讓使用者更容易用。希望經過修訂后的第六版以新的面貌展現在讀者面前,以更高的質量繼續得到廣大學生、教師和實際調查研究人員的厚愛,繼續在人們學習、運用社會調查方法的過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后,我要感謝英國牛津大學社會學系MeanYee Kan教授熱情邀請我到英國牛津大學進行學術訪問。正是在這所有著900多年歷史的世界上古老的大學中,我安心地度過了近一個月的時間,完成了這一版書稿后階段的修訂工作。牛津城的悠久、古老、恢弘、壯觀,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而滿城的學院、圖書館和濃厚的探究氛圍也給了我的修訂工作以有形的幫助和無形的激勵!
風笑天2019年6月于英國牛津大學
目錄
導言(1)
第一章社會調查概述(3)
一、研究社會的不同方式(3)
二、社會調查的定義和特征(5)
三、社會調查的類型和題材(9)
四、普遍調查與抽樣調查(10)
五、傳統社會調查與現代社會調查(13)
六、社會調查的一般程序(15)
第二章選擇調查課題(19)
一、調查課題的類型(19)
二、選題的重要性(20)
三、選題的標準(23)
四、選題的途徑和方法(26)
五、調查課題的明確化(30)
六、文獻查閱與選題(31)
第三章調查設計(36)
一、明確調查目的(36)
二、確定分析單位(38)
三、設計抽樣方案(42)
四、設計收集資料的工具與方法(44)
五、制訂實施方案(45)
第四章抽樣(49)
一、抽樣的意義與作用(49)
二、概率抽樣的原理與程序(52)
三、概率抽樣方法(59)
四、非概率抽樣方法(73)
五、樣本規模與抽樣誤差(76)
第五章測量(83)
一、測量的概念與特征(83)
二、測量層次(85)
三、操作化(87)
四、量表(95)
五、測量的信度與效度(99)
第六章問卷設計(105)
一、作為社會調查重要環節之一的問卷設計(105)
二、問卷的概念及其結構(107)
三、問卷設計的原則(111)
四、問卷設計的步驟(113)
五、題型及答案的設計(115)
六、問題的語言及提問方式(119)
七、問題的數量與順序(120)
八、問卷設計中的常見錯誤(124)
九、如何提高問卷設計的質量(128)
第七章資料收集(132)
一、資料收集方法的類型與特點(132)
二、自填問卷法(133)
三、結構訪問法(140)
四、資料收集要點提示(143)
五、調查的回收率(145)
六、調查員的挑選與培訓(148)
七、調查過程管理與質量監控(151)
第八章資料處理(154)
一、原始資料的審核與復查(154)
二、資料轉換與錄入(155)
三、數據清理(159)
四、統計表與統計圖(163)
第九章資料的統計分析(Ⅰ)——單變量分析(169)
一、單變量描述統計(169)
二、單變量推論統計(177)
第十章資料的統計分析(Ⅱ)——雙變量分析(182)
一、變量間的關系(182)
二、交互分類(186)
三、其他層次變量的相關測量與檢驗(197)
四、回歸分析(206)
第十一章SPSS軟件基本應用(209)
一、單變量描述統計(209)
二、雙變量交互分類統計與檢驗(213)
三、子總體平均值比較與方差分析(217)
四、數據調整與轉化(221)
五、統計圖制作(223)
第十二章撰寫調查報告(230)
一、調查研究報告及其類型(230)
二、調查報告的撰寫步驟(231)
三、應用性調查報告的結構與寫作(233)
四、學術性調查報告的結構與寫作(235)
五、撰寫調查報告應注意的問題(249)
參考文獻(252)
附錄一社會調查問卷實例(254)
附錄二文獻綜述例(262)
附錄三調查研究方案實例(274)
附錄四常用數表(277)
1隨機數表(277)
2χ2分布表(279)
3Z檢驗表(280)
4.F分布表(281)
5t分布表(284)
6.正態曲線下的面積(285)
附錄五基本概念(286)
后記(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