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心理學系列叢書:靈奇的心理學密碼·解密心靈深處不為人知的秘密》為了讓大家能夠更深刻地了解到那些神奇的心理學現象,本書采用理論與實例相結合的方式,從心理學中的行為密碼、心理學中的語言密碼、心理學中的愛情密碼、心理學中的營銷密碼、心理學中的職場密碼、心理學中的性格密碼、心理學中的人脈密碼、心理學中的暗示密碼和心理學中的催眠密碼九個方面出發,以期能夠讓讀者通過一個個在生活中俯拾皆是的例子,多角度地了解到相關心理學的知識,讓那些原本神奇的心理學現象,從此變得不再神奇。同時也希望每個人都能夠通過對心理學知識的掌握,讓自已成為“馬蠅效應”中的那匹馬,及時找到那只可以隨時叮咬自己的馬蠅,從而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夠跑得更快,飛得更高。
Chlapter 1
為什么女人喜歡在大街上挽男人的胳膊? ——心理學中的行為密碼
1.從行為心理學解讀察言觀色的溝通力
2.站要有站姿——站姿是最真實的心理學密碼
3.撇撇嘴就撇出了你的內心秘密
4.如何從一個人的行走姿勢看懂他的內心?
5.記住:戴上墨鏡也無法掩飾你的內心世界
Chlapter 2
怎么樣才能讓自己說的比唱的還好聽? ——心理學中的語言密碼
1.一個人說話速度的快慢是他心理健康最集中的體現
2.心理學家告訴你.如何從交談細節識破謊言?
3.怎樣從說話方式判斷一個人的性格
4.記住:一個人的語言習慣可以洞悉人心
5.聽懂“弦外之音”.洞悉內心世界
Ch1apter 3
世界上的每個男人都是花心“惡魔”嗎? ——心理學中的愛情密碼
1.為什么大多數人的初戀都是遺憾的?
2.為什么結婚前的男人很浪漫.結婚后的男人卻很讓人厭倦?
3.在愛隋面前.距離是產生“美”還是產生“丑”?
4.到底是什么讓同性之間產生了完美的“愛情”?
5.為什么男人比女人更要“面子”?
6.為什么女人更喜歡“壞”一點的男人?
7.為什么戀愛中的女人會比男人更有嫉妒心理?
Chapter 4
為什么顧客總是到拼命打折的商店購物? ——心理學中的營銷密碼
1.為什么內向的銷售也能接到大訂單?
2.怎樣把右“毛病”的商品賣給你的顧客?
3.為什么商家經常會推出“買一贈一”的促銷活動?
4.麥當勞為什么能夠提供最干凈的衛生間?
5.為什么有些商品價格越高卻賣得越好?
6.為什么有明星代言的商品更容易暢銷?
7.大型商場里為什么天天搞特價?
8.為什么情人節的玫瑰要比平時貴十倍?
Chapter 5
應該怎樣克服你的“職場社交恐懼癥”? ——心理學中的職場密碼
1.職場中.好心有沒有“好報”?
2.應該怎樣克服你的“職場社交恐懼癥”?
3.你是為跳槽“喜”還是為跳槽“憂”?
4.對于一件事情.不能同時出現兩個目標
5.升職很容易.關鍵是你要找到自己的定位
6.擁有一份好心情可以提高數倍的工作效率
Chapter 6
小心!你的自卑可能是一種病!——心理學中的性格密碼
1.健談的人是急于表現自己還是自以為是?
2.應該怎樣治療自己的疑心病?
3.你相信嗎.自戀型的人內心其實很自卑
4.從習慣性的頭部動作分析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5.你為什么會不由自主地發火?
6.小心!你的自卑可能是一種病
Chapter 7
怎樣才能聚攏起你的人脈資源? ——心理學中的人脈密碼
1.人際關系學中的“名人效應”
2.怎樣用“第一印象”挖掘你的人脈資源?
3.成功不能依靠單打獨斗.有多人脈就有多少出路
4.要想獲人脈關系.先學會“低”人一等
5.人際交往中怎樣滿足對方的虛榮心理?
6.怎樣才能做到晴天留人情雨天好借傘?
7.在集體主義上尋找到自己的人脈資源
Chapter 8
怎樣才能用心理暗示來改變自己? ——心理學中的暗示密碼
1.通過自我心理暗示達到肯定自我的目的
2.快速抓住自我暗示的力量.在潛意識里重塑自我
3.怎樣用暗示的力塑造完美的個性?
4.心理暗示在心理治療方面上的突破
Chapter 9
一旦被催眠后你就會任催眠師擺布嗎?——心理學中的催眠密碼
1.催眠狀態中真的會任由催眠師擺布嗎?
2.怎么劃分催眠的“六級深度”?
3.催眠狀態就是睡眠狀態嗎?
4.催眠師怎樣掌握了神奇的催眠密碼?
5.失戀的痛苦真的可以通過催眠解決嗎?
6.催眠暗示究竟能帶來什么樣的“魔力”?
7.集體催眠術到底有多神秘?
8.最好的催眠大師竟然是自己,真的假的?
從行為心理學解讀察言觀色的溝通力
行為心理學是20世紀初美國心理學家約翰.布魯德斯.華生創建的心理學流派,它強調通過研究人們外在的行為表現進而推知其內在心理方面的意識。顯然在這一點上,行為主義心理學與察言觀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行為主義心理學強調的是外在行為研究,因此華生反對過去馮特等人強調內省的研究模式,強調用實驗、觀察的手法進行研究。華生將生理學上的“反應”等名詞引入他的心理學理論中,并將反應分為四類:外顯、內隱的習慣反應,以及外顯、內隱的遺傳反應。
外顯的習慣反應,一般指后天通過學習習得的反應,通常可以通過外在地觀察輕易得到。比如講一門外語,彈奏一曲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與人愉快地交談最近看過的電影等;內隱的習慣反應,也是后天習得,但通常不能從表面觀察得到,比如思維、愛、憎等無聲的語言;外顯的遺傳反應,各種外在可以觀察得到的本能以及情緒反應,比如膝跳反射、眨眼、打噴嚏等;內隱遺傳反應,外在不可觀察的內分泌系統、循環系統的變化等。華生將心理或意識看成內隱的輕微行為的理論,讓讀心術、微表情解讀等成為可能。例如,他認為情緒是“一種內臟和腺體系統之深刻變化的遺傳模式行為反應”,所以情緒變化的時候呼吸會出現相應的變化,這樣一來,觀察呼吸的變化就成為了斷定情緒的最佳方法。
基于行為心理學誕生的理論,非常成功的例子有諸如FBI讀心術、微表情研究等。美國懸疑心理電視劇《別對我撒謊》中就大量應用了各種肢體語言以及微表情的推斷知識。可以說,這部電視劇最經典的部分就在于主人公那神乎其神的微表情識別術,如主人公通過捕捉犯人稍縱即逝的表情,探知對方隱藏在面具背后的真實心理,進而判斷對方是不是撒謊的嫌犯,繼而成功破獲案件。FBI對行為分析的應用恰好表明了這門學科的實用性以及科學性。因此,行為分析不是空穴來風,察言觀色等行為推斷的確是一門學問,值得職場人士借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