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互聯網的發展,呈現一個清晰的時間線。2010年之前,是中國PC互聯網崛起和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三巨頭的發家史;2010年之后,中國移動互聯網呼嘯而來,業界以為的既定局面開始涌現無限可能,美團、快手、抖音、今日頭條、拼多多……許多新鮮面孔開始挑戰三巨頭的權威,催逼這個行業進行更多的技術變革。 技術、商業、競爭、資本、并購等等,開始逐漸成為新十年的主題。 本書以編年體的體例,深度記錄了中國互聯網行業2010—2020狂飆突進的新十年,是一部中國移動互聯網的"江湖群俠傳”。十年間,眾多人事物或是曇花一現、或是峰回路轉、或是強者愈強,中國互聯網的歷史,在紛繁的人物沉浮、企業興衰、資本博弈之中書就。本書囊括十年間著名事件、典型公司,以及獨具影響力的人物,閱讀它們,能讓我們站在前浪的肩頭,用巨人的眼光,更好地謀劃個人與企業的發展,學會通行世界的商業語言,甚至推動國家更進一步的繁榮與開放。
林軍中國垂直科技媒體第一人,現為雷鋒網執行董事長,曾任《電腦報》北京新聞中心主任、《知識經濟》雜志常務副總編、IT第一中文網站天極網副總裁和總編輯、多玩游戲網副總裁等,擁有20余年媒體從業經驗,是中國資深互聯網觀察家之一,長期致力于中國互聯網史和中國高科技史的梳理和寫作。著有《大企業病》《從不競爭》《柳傳志管理日志》等。《沸騰十五年:中國互聯網1995~2009》在2009年出版后,得到業內人士的一致好評。胡喆互聯網行業深度觀察者和參與者,資深媒體人,專欄作家,現任雷鋒網副總編,曾任《電腦報》新聞中心主任多年,后應邀加入百度多年,亦較早服務于UCWeb的創業,后投身移動互聯網創業企業任聯合創始人、市場副總裁等,在長期的寫作中,一直致力于用宏觀的視角和細膩的筆法解讀行業和思考未來。
2015 年?互聯網的下半場/ 001
引子/ 001
知識付費/ 003
“馬桶蓋效應”,吳曉波走出自媒體之路/ 003
天花板下,羅振宇醞釀“得到”/ 008
讀書會,把厚書讀薄的一門生意/ 011
靈機一現,《奇葩說》問世/ 015
愛奇藝、優酷、騰訊大戰長視頻/ 018
《盜墓筆記》壓垮愛奇藝服務器/ 018
優酷掉隊/ 023
靠粉絲站住腳、靠自制劇趕超的騰訊視頻/ 024
龔宇的“一魚多吃”/ 028
在線教育大戰/ 030
小猿搜題成為猿輔導的喇叭口/ 030
在線教育本是“技術流”/ 037
那些可貴的創新者/ 041
生鮮電商局中局/ 045
從亂局中開始/ 045
腳踏實地的百果園/ 048
京東在生鮮電商領域殺進殺出/ 051
阿里巴巴的生鮮電商矩陣/ 055
根正苗紅的每日優鮮/ 058
拼好貨:拼多多的前體/ 062
千播大戰/ 066
花椒直播,周鴻祎最初并不想走“網紅”路線/ 066
映客,宅男做出的現象級社交直播產品/ 071
YY,陳洲走上前臺擔任 CEO / 076
陌陌在后/ 081
“千播大戰”的幕后英雄們/ 085
2016 年?繼往開來/ 089
引子/ 089
外賣的后續和在線票務的紛爭/ 091
百度外賣賣給了餓了么/ 091
貓眼變局背后的電影票小賽道/ 093
分答和“喜馬拉雅”們/ 097
知識付費為什么紛紛改作“知識服務”/ 097
移動語音,震動江湖/ 103
被激活的音頻市場/ 108
直播 2.0 和短視頻登上舞臺/ 110
帶貨直播/ 110
謝國民縱橫做棋局,謝振宇上天摘繁星/ 115
快手入局,直播格局一振/ 120
字節跳動入場,王者之相初露/ 122
釘釘和 CRM 江湖/ 128
釘釘“low”襲企業微信/ 128
紛享銷客和釘釘的戰爭/ 132
大公司的互聯網金融/ 136
互聯網金融的頭部玩家們/ 136
劉威和 360 金融/ 139
螞蟻金服和它的生態江湖/ 142
彭蕾卸任,螞蟻金服進入新時代/ 142
螞蟻信用押注大搜車的背后邏輯/ 145
共享單車,是新“四大發明”嗎/ 148
體育創業者群像/ 155
暴風給自己買了一顆“雷”/ 155
樂視體育的風光瞬間/ 157
虎撲也相中了體育 IP / 158
咕咚的生態和 Keep 的“從軟到硬”/ 161
2017 年?增長黑客/ 164
引子/ 164
抖音崛起/ 165
岳云鵬推了抖音一把,火了/ 165
面對抖音,快手開始去“佛系”/ 168
Musical.ly,抖音的巨大彩蛋/ 170
那些應用推薦引擎的社區玩家/ 175
最右和即刻,推薦引擎的先聲/ 175
一枝獨秀的小紅書/ 177
字節跳動討伐知乎,悟空問答紅極一時/ 182
社交電商的水也深/ 186
拼多多的王者之路/ 186
吃足微信紅利,拼多多越級成長/ 188
垂直電商的又一次“借尸還魂”/ 191
趣頭條的崛起與衰落/ 193
返利模式催生趣頭條,但結局是悲催的/ 193
“躺賺”模式成為頭部玩家標配/ 197
趣頭條為何曇花一現/ 200
網絡互助也發光/ 206
從水滴互助到水滴籌/ 206
水滴保和水滴的三級火箭/ 210
騰訊游戲的 2017 / 212
誰是王者/ 212
借助《王者榮耀》,虎牙重新追上斗魚/ 218
網易《荒野行動》的搶先上線,讓騰訊互娛如臨大敵/ 221
視頻直播平臺徹底改變游戲行業規則/ 223
新零售風起云涌/ 226
盒馬鮮生向左,超級物種向右/ 226
叮咚買菜低調誕生于一個退伍軍人之手/ 233
無人貨架的風口與極速衰落/ 236
2018 年?超級大年/ 244
引子/ 244
得社區者得天下/ 245
社區團購的早期萌芽/ 245
便利蜂向左,蘇寧小店向右/ 250
錢大媽和誼品生鮮/ 257
社區團購的巨頭時代/ 258
美團和滴滴“刀兵相見”的前因/ 258
外行之戰,滴滴外賣與美團打車/ 264
摩拜向左,哈啰向右/ 268
58 同城殺回二手車江湖/ 272
二手車江湖的快進快出/ 272
瓜子的“嚴選保賣”模式/ 275
優信的日子很難熬/ 278
鏈家和房多多們的 2018 / 282
中國房產互聯網江湖的尖峰時刻/ 282
貝殼為什么能輝煌/ 287
ACN 和真房源/ 291
貝殼捕蟬,58 同城、易居聯手阿里巴巴在后/ 294
二手交易的江湖/ 298
二手經濟的第三代模式出現了/ 298
愛回收與京東有共同的基因/ 302
奢侈品和書,也是二手的重要品類/ 305
教育賽道 1 對 1 / 310
VIPKID 要放一顆真衛星/ 310
1 對 1 賽道的挑戰者們/ 318
VIPKID 打敗了自己/ 324
2019 年?風起新消費/ 328
引子/ 328
新消費眾生相/ 329
鎖定品類成就了元氣森林/ 329
分眾成了新經濟的水晶球/ 334
新消費與舊渠道交融/ 335
完美日記和美妝國貨潮/ 338
傳統品牌的二次煥新/ 348
瑞幸咖啡成與敗/ 354
喜茶和奈雪的茶/ 361
奶茶市場是如何崛起的/ 361
發行社交貨幣的新秀們/ 366
新消費后的大數據/ 372
泡泡瑪特和毒/ 375
盲盒不盲/ 375
有“毒”的次元文化現象群/ 383
在線教育也是一種新消費/ 388
猿輔導的投資“珍珠港”/ 388
大班雙師,是毒藥還是良藥/ 394
2020 年?終結與開啟/ 398
引子/ 398
在線辦公風口放大/ 400
釘釘有備而來/ 400
企業微信決心走 B2B2C 之路/ 405
字節跳動把自用的飛書扔進市場/ 409
社區團購的風口與爭論/ 413
那些借勢破圈的新秀們/ 426
新消費浪潮的另一大趨勢 —— C2M / 429
“新基建”與大國崛起/ 439
中國民營航天夢/ 448
謎一般的大疆和互聯網企業的人才群聚效應/ 459
汪滔和他的夢/ 459
百度的人才史就是中國的互聯網史/ 463
AI 崛起,能打的百度又回來了嗎/ 467
微軟亞研,“獨角獸”軍校/ 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