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時代,目睹甚至親歷了太多無常,人生的不確定感撲面而來,踽踽獨行的單身男女對于未來的困惑與焦慮更不知如何排解。《幸福實驗室》或許能為焦慮的人們提供一個更開闊的思路與更輕松的視角。
跟隨我們的實驗,你將會看到感情中的感性與理性、肯定與猜疑、甜蜜與負擔……你也會看到自己感情的影子,甚至父母感情的影子,也許可操作的是,相親的時候可以不用刻意找話題,可以相互問那36個秘密問題……
讀完本書,你將了解:
找對象時,理性是如何受到感性影響的?如何給異性留下良好的印象?
為什么備胎有可能是一個追求異性的好策略?人會在什么情況下產生偏愛?
為什么門當戶對在兩性婚配中仍然是一個普遍現象?
為什么失戀會讓人這么痛苦?
人在失戀后會經歷五個心理階段,你知道嗎?
什么是好的分手和不好的分手?
建立親密關系的一大普遍障礙怕,有哪些表現形式?
如何克服怕,逐漸靠近彼此?
為什么有技巧地暴露隱私,是建立親密關系的有效方法?
在性問題上,男女為何會有雙重評價標準?
不信任如何讓親密關系中的兩人漸行漸遠?如何消除彼此之間的不信任感?
挫折期的生存壓力是如何影響夫妻關系的?如何面對現實困境對夫妻感情的考驗?
聚焦時下大眾關心的情感議題和社會現象,重做經典心理學實驗,
真實還原國內首檔大型心理學真人實驗體驗類節目《幸福實驗室》的內容
彭凱平、王勇、陳海賢等專家全程解讀,
帶你在實驗 觀察中,尋找幸福生活的密碼
這不僅是一本問題說明書,告訴你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問題,還是一本情感生活指南,告訴你可以怎么辦,更是一個焦慮溶解器,讓你意識到:大家都這樣,但總會找到出路……
關于親密關系,關于幸福,你的困惑,這本書中都有答案:
你會跟誰結婚(號碼牌實驗)在談婚論嫁的當口,兩性關系的穩定經常需要在金錢和感情之間尋求一個微妙的配比……
如何走出失戀的傷痛(失戀實驗)你有沒有想過,失戀之所以痛苦,是因為你不僅失去了Ta,也失去了我們中的那個自己……
如何脫單、如何邁入關系(36個秘密問題)真心話,不冒險,36個秘密問題教你有何有技巧地暴露自己,走近對方……
選擇什么樣的關系形式(吊橋實驗)摘掉一切浪漫的光環,戀愛到底在愛Ta的什么?進化心理學試圖在這個問題上提供一個本質的答案。
婚后如何相處(夫妻箱庭實驗)從來沒有什么真正理想的家庭,只要有修復能力的家庭,就是理想的家庭。
不是你找到了對的人,而是你用欣賞和認可,把對方變成了對的人……
前言
在做《幸福實驗室》項目的兩年多時間里,被問多的一個問題就是:為什么要做這樣一個內容?
要回答不難,但也并不容易。
比如:作為心理學真人實驗類的節目,這是國內的首創。
還有什么比打開一個新的創作天地更令人興奮的呢?創新本身,就足以讓我們全力以赴并且樂此不疲。
再比如:你不想要幸福嗎?你知道怎么才能幸福嗎?
光這兩點就太足夠了,誰能經得住這樣有趣的題目的誘惑。
但僅僅這樣反問一下,會帶來更大的疑問:數集視頻,就打算回答這么終極的命題嗎?
當然不是。這只是一檔心理學節目,并沒有野心去觸碰那些幾千年來都沒有人能回答的大問題。
所以,我每次只會反問:你對了解自己感興趣嗎?
在世界范圍內,心理學早已是一門成熟的學科,譜系龐大,從學者眾。在我國,心理學還走在快速發展的路上,應用領域卻相當熱鬧以至魚龍混雜。
幾十年來,物質生活的急速提升,讓我們終于有時間可以關注自己的內心了;也是同樣的原因,對精神世界的需要,讓我們必須花時間去關注自己的內心了。
然而,心理學是什么,它對我們到底有什么幫助?
就像所有被追捧的熱門事物一樣,它也需要我們認真探究,小心辨別。
我和制作團隊都從事紀錄片創作多年。這一次,我們想以紀錄片工作者應有的謹慎態度,用心理學的角度,去探討我們身邊正被熱議的話題。
我問那些有興趣了解《幸福實驗室》的朋友:
你看過手相嗎?測過八字嗎?
在認識新朋友的飯局上,你聊過星座和血型嗎?
手機上跳出一個你是哪種性格的小游戲,你沒事會去點擊嗎?
微信群里轉發的關于命運、事業、家庭的測試問答,會忍不住去答一下嗎?
這是大家幾乎都有過的經歷。其中有出自本能的好奇,有對如何度過一生的疑惑,有求知求解的潛在愿望。
心理學,或許能用科學的體系,為我們解釋:大千世界,偶然的我,是誰?
這些年和財富一起積累起來的,是越來越多的焦慮。
有些焦慮來自自身,有些來自外界;有些是真實存在的,有些是虛渺無妄的。但它們都無法忽視。
心理學,或許能用科學的方法,為我們解壓:時代萬變,我如何尋找到自己?
新冠疫情的爆發,加重了很多人對生命的不確定感。與外部世界的疏遠隔離讓人沮喪,而與家人朋友更多的相聚,又帶來新的慰藉體驗。
今天的和以后的幸福,會是什么樣的?
心理學,或許能用科學的理論,為我們引導方向:莫測未來,我往哪里去?
專家告訴我們:心理學和物理、化學一樣,是一門科學,它采用實驗的方式研究人。
我們想嘗試的,就是用視頻的形式,重現心理學的經典實驗經典的意思,就是經過了時間的沉淀;而實驗的意思,就是可以反復做。
專家還告訴我們:實驗只給出思考的方式,不給出的結論,答案需要每個人自己去尋找換言之:幸福是門科學,人人都能掌握。
所以,這是一次以科學實驗為原點開始的、真正意義的原創。
入坑后發現,令我們激動不已的原創中,潛伏著一個巨大的難題:心理學天然的內化屬性,和需要形象清晰外化的視頻形態,是天生的一對矛盾。
把心理活動表現到觀眾可以看見、看懂,這對于強故事情節、強戲劇化表演以及專業演員來說,都是極大挑戰。而我們,試圖用素人實驗對象 科學實驗流程 真實反應記錄來完成。
它不是表演,沒有臺詞本,也不是個簡單的游戲。
對,《幸福實驗室》要來真的。
為此,要特別感謝張曉敏、王心、孫泗淇三位主創和他們帶領的執行團隊。憑著紀錄片人的真誠、執著和專業度,憑著對視覺語言的敏感和想象力,創造性地完成了從文本到影像的轉化,將36個秘密問題吊橋實驗失戀實驗號碼牌實驗夫妻庭箱實驗帶到了觀眾面前。在紀實感和娛樂性之間,實驗和話題之間,現場和外場之間,他們創造了一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新的節目樣態。
感謝所有參加節目錄制的實驗對象。他們都是普普通通的素人,自發報名前來。他們真摯、坦誠、勇敢,在鏡頭前呈現出自然生動的面貌。帶著當代青年特有的自信和真實,不懼怕表達情緒,不懼怕袒露內心,不懼怕提出觀點。當實驗設定與本真的臨場反應相互碰撞,科學嚴謹的實驗因他們的真情流露,鋪展成為強懸念的故事情境,眾生哀樂在幸福實驗室中濃縮成一則則科學愛情寓言。
感謝中國積極心理學發起人、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彭凱平教授,他帶領我們入門并親自擔任主講,為節目提供了堅實的學術支持,正是清華大學與雅迪傳媒達成的戰略合作,終促成了《幸福實驗室》的誕生。
感謝來自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浙江大學的方曉義、韓卓、徐潔、蘇彥捷、施建農、張琦、周欣悅等心理學研究者,為我們提供了專業的學術指導。
感謝參加節目錄制的嘉賓:陳默默女士、彭凱平先生、陳海賢先生、王勇先生。他們用各自的專業素養和對社會、對人性的深刻洞察,以理性和感性并在的態度,為我們解讀每個實驗背后蘊含的意義,令人獲得治愈般的感受。
感謝聯合出品方優酷和華熙生物,讓《幸福實驗室》這樣一次社會實驗和影像實驗,有了開花結果的機會;讓雅迪傳媒在努力創造優質內容的道路上,始終有志同道合的伙伴。
感謝瀾滄古茶和中國建設銀行,讓《幸福實驗室》的價值獲得市場的認可,以幸福之名,讓節目的理念和品牌的理念攜手并取得共贏。
感謝所有為這個項目提供支持和幫助的人。
做這個節目時,我去查了幸福的詞源。古文中,幸和福二字連用,是祈望得福的意思,早見于《新唐書》。
幸福一詞,似乎自帶一種盼望和追求,像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而向著幸福行進,本身就充滿了無窮寓意,無限想象。
季,只是開始。讓我們繼續,一起做實驗,一起找幸福。
周艷
雅迪傳媒首席內容官
第1章 當愛情明碼標價,結果會怎樣 001
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婚姻和愛情長久、穩定、幸福,一定要追求和對方相似,不要相信郎才女貌,或與對方互補,要互補的是團隊,不是夫妻。
第2章 好好分手 037
好的分手是這段關系活在你的心里,關系里美好的部分變成了記憶,不好的部分變成了經驗。不好的分手是你還活在這段關系里,關系里美好的部分變成了你不肯放手的執念,不好的部分變成了你不敢重新開始的創傷。
第3章 真心話,不冒險:如何拯救話題終結者 071
有一些陌生人,和我們并沒有那么熟,如果我們先來分享我們的秘密,那么當我們分享得越深入、越觸及我們底層情感的時候,我們的關系會不會有一些變化呢?
第4章 一見鐘情是種愛情錯覺,制造心動不如先制造心跳 105
如果你希望心儀的對象對自己產生強烈的愛的感受,可以帶Ta去看一場恐怖電影,或者是去一些可怕的、讓Ta能夠心潮澎湃、熱血沸騰的地方,這樣Ta產生的感覺就會很強烈。
第5章 你真的知道另一半在想什么嗎 135
挑剔和指責是拆散夫妻的罪魁禍首;相反,欣賞和體貼則會形成良性循環。伴侶越是欣賞和體貼我們,我們越是愿意為其改正自己的缺點。
結語 181
后記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