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旨在系統梳理大衛·哈維馬克思主義空間政治哲學的理論譜系。并在馬克思主義社會歷史理論的經典論斷與哈維空間政治哲學批判的互動語境中,歸納出他所建構理論范式的思想屬性、概念指向,以及實踐意義。首先,就理論屬性而言,哈維把馬克思的唯物史觀升格為歷史-地理唯物主義,在地緣格局的歷史性變遷當中,考察資本生產與空間景觀的辯證關系。其次,對概念指向來說,哈維的人類解放思想體現在一系列概念群中。它們分別是:“歷史-地理唯物主義”“資本地緣性循環”“城市文化-政治性剝削”組成的概念群等。再次,從實踐意義來看,哈維空間政治哲學的實踐旨趣可以歸結為:以歷史與地理、資本與空間在宏觀與微觀層面的辯證關系為出發點,依托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范式,對資本在“城市”“地方”“全球”尺度的個體交往領域,所造成的異化權力霸權予以瓦解。從而,在人類生存與交往的總體性社會空間之內,重塑現代世界地緣格局及其連帶的空間政治秩序。這又構成以“人民地理學”和“解放政治學”為主要內容的人類解放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