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本書在系統梳理有關改革開放的黨的重要文獻并吸收學界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重點圍繞開啟偉大轉折、確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等主題展開論述。本書全面展示了4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不斷推進改革開放事業的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以及黨和國家事業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接續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改革開放必將行穩致遠。
李光偉,歷史學博士,教育部高等學校社會科學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中國高校社會科學》編輯。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史研究,在《歷史研究》《史學月刊》等發表論文多篇,出版《老安少懷:煙臺恤養院研究》等專著2部。
劉本森,歷史學博士,山東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山東省泰山學者青年專家。主要從事近現代中國政治與外交史的教學與研究,在《中共黨史研究》《當代中國史研究》等發表文章30余篇,出版《帝國的角落:英國租占威海衛研究(1898—1930)》等專著、譯著6部。
第一章 開啟偉大轉折
一、檢驗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
二、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
三、改革開放的起步
第二章 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一、“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提出
二、十二屆三中全會制定全面改革綱領
三、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
四、對外開放區域擴大
五、農村改革深化和鄉鎮企業異軍突起
第三章 確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
一、社會主義發展階段問題討論
二、對國情的重新認識和準確判斷
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第四章 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一、鄧小平“南方談話”
二、黨的十四大的歷史決策
三、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四、加強宏觀調控
第五章 跨世紀戰略規劃與改革開放的深入
一、高舉鄧小平理論旗幟邁向新世紀
二、跨世紀發展戰略的制定與實施
三、“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四、改革開放二十年的歷史經驗
第六章 科學發展與改革開放的推進
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與科學發展觀
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與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
三、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四、統籌城鄉發展與區域協同發展
第七章 改革開放在攻堅克難中前進
一、黨的十七大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要求
二、成功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和重大自然災害
三、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與其他領域改革
四、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積極開展全方位外交
五、改革開放三十年的寶貴經驗
第八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全面深化改革
一、黨的十八大吹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號角
二、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和決策部署
三、堅定“四個自信”
第九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一、砥礪奮進的五年
二、社會主要矛盾發生新變化
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基本方略
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五、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
六、全面開放新格局的內涵與舉措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