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漢初王世奉日記牘出土以來的兩千多年間,日記一直是我國傳統、實際效用很大,但又常常被輕視、相關理論研究也極為薄弱的寫作樣式和治學方法之一;期間,我國累積的日記文論資料非常豐富,且成就非凡,但零散、雜亂,未能引起學術界的足夠注意,也一直缺乏系統的輯錄、校勘和整理。本書運用當代人本主義哲學、文藝學對話理論、言語生命動力學母語寫作理論等前沿學術思想,對我國歷代文人、學者、作家、教育家等有心人士的日記寫作和日記寫作教育實踐進行全面系統的審視,對其經驗、看法、觀念和針對經典日記文本的讀后感等資料予以輯錄、?薄⒄砗豌^沉,在此基礎上建構起中國日記文學理論,這彌補了我國傳統文論體系的一個空白(或薄弱地帶),是中國特色文學理論研究與建設的重要進展。
別具特色的中國文論研究《中國日記文學理論研究》序 張全之
前言
章 緒論
第二章 唐宋時期的日記文學觀
概述
節 蘇軾的日記文學觀從單則日記《記承天寺夜游》談起
第二節 黃庭堅的日記文學觀從日常生活日記《宜州家乘》談起
第三節 陸游的日記文學觀從行記類日記《入蜀記》談起
第四節 兩宋朝臣的日記文學觀從李綱、王安石、周必大的軍政時事日記談起
第五節 唐宋時的日記類別及其文學敘寫觀
第三章 金元明清時期的日記文學觀
概述
節 徐霞客的日記文學觀從記游專題日記匯編《徐霞客游記》談起
第二節 清代文論與清代學人日記以讀書札記類日記《越縵堂日記》為中心
第三節 國家需求與日記新變從晚清使西日記談起
第四節 金元明清時的日記嬗變及其文學敘寫觀
第四章 民國時期的日記文學觀
概述
節 民國作家關于日記文學的爭議探析
第二節 一位新文學倡導者的日記撰述觀探析以《胡適留學日記》為考察對象
第三節 朱光潛對日記寫作與想象力發展的論斷探析
第四節 民國日記文論的主要成就
第五章 新中國的日記文學觀
概述
節 日記里的延安保衛戰解放初作家杜鵬程的日記敘寫觀
第二節 陳詩觀風:極左年代的日記文學觀以《吳宓日記續編》(1966-1974)為考察對象
第三節 日記與母語寫作教育體系的重構從世紀初的作文說謊論調談起
第四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日記敘寫觀及寫作教育觀
第六章 結語:中國日記文學發展簡史及其基本觀念
參考文獻
后記 感懷學術路上的偶然和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