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作為文學鑒賞部分的講義而編寫的,主要分為詩歌和散文兩大部分,每部分分別從三個方面進行介紹:一是分別介紹中國詩歌和散文的發展概況;二是介紹詩文欣賞的基本方法;三是介紹50篇中國詩歌和50篇散文作品,每篇的作者和內容都有簡要的提示。這100篇詩文都是公認的經典作品,通過反復的閱讀、賞析,可以不斷提高鑒賞審美能力和綜合應用寫作能力。
本書既可以作為高校的教材使用,也是一本通俗易懂,可供社會上廣大讀者閱讀的書籍。本書提供了精美的課件,讀者可以從www.tupwk.com.cn 下載。
近年來,國內許多高校結合自身特點,以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為主要目標,將原來通行的大學語文課程改革成為應用文寫作與文學鑒賞課程進行教學。我們認為這是一項很有意義的改革探索。這本《中國詩文鑒賞》是作為文學鑒賞部分的講義而編寫的,它既是一本高校的教材,也是一本通俗易懂可供社會上廣大讀者閱讀的書籍,二者并重。本書主要分為詩歌和散文兩大部分,每部分分別從三個方面進行介紹。一是分別介紹中國詩歌和散文的發展概況,使學生對中國詩文的來龍去脈有個完整的印象和大致的了解。二是介紹詩文欣賞的基本方法,并有賞析例文,使學生明白怎樣去鑒賞詩文作品。三是介紹50篇中國詩歌和50篇散文作品,每篇的作者和內容都有簡要的提示。這100篇詩文都是公認的經典作品,通過反復的閱讀、賞析,可以不斷提高鑒賞審美能力和綜合應用寫作能力。為了方便教學,本書提供了精美的課件,讀者可以從www.tupwk.com.cn下載。
由于時間倉促,在編寫過程中雖然修改了很多問題,但還是不敢說盡善盡美,我們期待著讀者在實踐閱讀中的批評指正,以便我們在修訂本中進一步完善。2017年6月
第一章
中國詩歌發展概況
一、《詩經》與《楚辭》 2
二、樂府民歌與魏晉五言詩 4
三、唐代格律詩 7
四、宋詞與元曲 11
五、現代自由詩 15
第二章
怎樣欣賞中國詩歌
一、抓住特點,領會詩的思想
意蘊 20
二、展開聯想,揣摩詩的表達
技巧 22
三、把握全面,分析詩的整體
品格 25
四、捕捉初感,評議詩的藝術
亮點 26
五、詩歌賞析文章示例 27
第三章
中國詩歌經典作品導讀
一、詩經 40
伐檀 40
二、屈原 41
國殤 42
三、樂府 43
上邪 43
木蘭詩 44
四、曹操 45
龜雖壽 46
五、陶淵明 46
飲酒(其五) 47
六、孟浩然 47
過故人莊 48
七、王維 48
山居秋暝 48
八、李白 49
蜀道難 49
VI 中國詩文鑒賞
行路難 50
送孟浩然之廣陵 51
九、杜甫 51
兵車行 52
登高 52
春夜喜雨 53
十、岑參 53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54
十一、白居易 54
杜陵叟 55
錢塘湖春行 56
十二、劉禹錫 56
竹枝詞(其一) 57
十三、李商隱 57
無題 57
十四、李煜 58
虞美人 59
十五、柳永 59
望海潮 59
十六、蘇軾 60
念奴嬌·赤壁懷古 60
水調歌頭 61
江城子 62
十七、秦觀 62
鵲橋仙 62
十八、李清照 63
聲聲慢 63
十九、陸游 64
訴衷情 64
二十、辛棄疾 65
破陣子 65
清平樂·村居 66
二十一、張養浩 66
【中呂·山坡羊】潼關懷古 66
二十二、馬致遠 67
【越調·天凈沙】秋思 67
二十三、郭沫若 68
爐中煤 69
天上的街市 70
二十四、徐志摩 71
再別康橋 71
二十五、聞一多 73
一句話 73
二十六、戴望舒 74
雨巷 75
我用殘損的手掌 77
二十七、卞之琳 78
斷章 78
二十八、臧克家 79
三代 79
有的人紀念魯迅有感 80
二十九、田間 81
VII
VIII 中國詩文鑒賞
七、賈誼 133
過秦論 133
八、司馬遷 135
荊軻刺秦王 135
九、諸葛亮 136
出師表 137
十、李密 138
陳情表 138
十一、王羲之 139
蘭亭集序 139
十二、王勃 140
滕王閣序 140
十三、韓愈 142
師說 142
進學解 143
十四、柳宗元 144
小石潭記 145
黔之驢 145
十五、杜牧 146
阿房宮賦 146
十六、范仲淹 147
岳陽樓記 147
十七、歐陽修 148
醉翁亭記 149
十八、王安石 150
游褒禪山記 150
十九、蘇洵 151
六國論 151
二十、蘇軾 152
前赤壁賦 152
喜雨亭記 153
二十一、宋濂 154
送東陽馬生序 155
二十二、劉基 156
賣柑者言 156
二十三、歸有光 157
項脊軒志 157
二十四、宗臣 158
報劉一丈書 158
二十五、姚鼐 159
登泰山記 160
二十六、魏學洢 161
核舟記 161
二十七、魯迅 162
秋夜 162
二十八、冰心 164
笑 164
二十九、朱自清 165
匆匆 166
荷塘月色 167
三十、瞿秋白 169
一種云 169
目
錄 IX
三十一、陸蠡 170
囚綠記 170
三十二、郁達夫 173
故都的秋 173
三十三、巴金 176
愛爾克的燈光 176
三十四、茅盾 179
白楊禮贊 180
三十五、梁實秋 181
雅舍 182
三十六、魏巍 184
誰是最可愛的人 184
三十七、李健吾 188
雨中登泰山 189
三十八、吳伯簫 192
記一輛紡車 192
三十九、楊朔 196
茶花賦 196
畫山繡水 198
荔枝蜜 201
四十、秦牧 203
古戰場春曉 203
四十一、張潔 207
拾麥穗 207
四十二、余秋雨 210
廢墟 211
四十三、賈平凹 214
月跡 214
參考文獻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