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984年,我離開倫敦一所城市公立學校的數學和科學教師崗位,加人了倫敦大學的一個研究項目,探索形成性評價在改善學生學習上的潛力。本書就是這一超過四分之一世紀的旅程的成果。
這本書有兩個主要目的。個目的是提供簡單實用的觀念,即每個教師都可以在課堂上做出改變,以發展他或她的教學實踐。第二個目的是提供證據,證明這些改變將會改善學習者的學習結果。
在章中,我將闡述為什么教育成就如此重要,為什么要將提升教育成就擺在優先地位。隨著教育水平的提高,人們更加健康,壽命更長,對社會的貢獻更大,掙的錢也更多。對社會而言,這些好處包括更低的刑事司法成本、更低的醫療保健費用和更高的經濟增長。
我也簡要地論證了為何以前的改革包括學校結構、學校治理、課程的改革,以及增加數字技術的運用在很大程度上是無效的。這些改革努力沒有考慮到三個關鍵問題:
1.教師質量是教育體系中重要的因素。
2.教師質量是高度可變的。
3.教師質量對一些學生的影響比其他學生更大。
在章中,我也證明了提升教學職業新成員的質量和淘汰效率的教師只會產生很小的效果,需要一代人的時間才能實現。因此,章的基本論點是,為了確保我們未來的經濟繁榮,我們需要幫助在職的教師提高水平。
在第二章中,我探討了教師發展的一些方法,并評估了這些變化對學生成績的影響有多大。我的研究表明,一些流行的舉措,如改變學習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成績根本沒有明顯的影響;而另一些舉措,如增加教師的內容知識,確實改善了學生的學習,但改善程度遠低于人們通常預期的水平。
在第二章第二部分,我對課堂形成性評價實踐的研究進行了總結, 證明了相較于其他大多數改革,課堂形成性評價實踐對教育成就的影響似乎要大得多。 第二章的總結部分描述了形成性評價是什么,不是什么,并提出了形成性評價的五個關鍵策略。
第三章到第七章討論了形成性評價的五個關鍵策略:
1.明晰、分享和理解學習目標與成功指標。
2.引出學習的證據。
3.提供促進學習的反饋。
4.激發學習者成為彼此的教學資源。
5.激發學習者成為自己學習的主人。
在這五章的每一章中,我都對關于該章論述策略的影響的研究證據進行了總結,并提供了教師實際運用的、將這種策略整合到他們日常的課堂實踐之中的一些實用技術有些來自文獻,有些來自我的課堂觀察。盡管這些章節確實存在著連續性,但我盡可能保證每一章的獨立性。
這五章共描述了七十多種課堂形成性評價的實用技術。這些技術中的大多數都不是新的。 新的是第二章所提出的形成性評價框架,它展示了這些不同的技術是如何結合在一起的。 另一個創新是提供了研究證據,證明這些技術是提高學生參與度、幫助教師更好地應答學生需求的強有力手段。
我在形成性評價研究歷程中曾遇到過成百上千的教師,因此無法記起本書中每一個例子中的教師的名字以及我觀察他們課堂的日期。此外,還有一些觀察是在研究項目中發生的,我們在研究中隱去了教師 的名字。因此,本書中的許多例子和技術都不是直接引用的,而是通過我個人觀察的鏡頭來呈現的。
在準備第2版的過程中,我證明了這本書中提出的策略和技術對于大學教育和 K-12教育同樣重要。 當然,盡管這五個策略同樣適用于大學學生(實際上包括了成人學習),但實施的具體方式的確需要調適。在第2版中,我為高等教育尤其是講授情境中實施形成性評價提供了 一些實踐技術的樣例。
此外,在第2版中,我明顯更新了許多研究證據,特別是那些與工 作環境的變化有關的研究。 我還更新了有關改善學校的各種觀點的研究證據盡管證據有所改變,但結論沒有改變。 首先,這些更新了的證據繼續表明,目前大多數改進學校的做法不會對學校改善有太大幫助。 其次,這些證據指出,課堂形成性評價改善學生學習的潛力非常巨大,而且來自世界各地的證據表明,課堂形成性評價不僅有效,而且在普通課堂就可實施,無須額外的資源。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每一位讀者相信形成性評價對學生成績的影響,并提供一些指導,以保證在將研究應用于實踐這項困難、具有挑戰性但有價值的任務上有好的開端。
引言
章 為什么教育成就很重要
教育成就的重要性日益增長
提升學生成就的困難所在
學校效能研究的三個世代
教師素質的作用
提高教師質量的途徑
結論
第二章 形成性評價的案例
專業發展的重要性
形成性評價的源流
形成性評價的定義
形成性評價的策略
評價:教與學之間的橋梁
結論
第三章 明晰、分享和理解學習目標與成功指標
學習目標的重要性
何時運用學習目標
建構學習目標和成功指標的相關議題
支持和反對評分規則的情形
實用技術
結論
第四章 引出學習的證據
搞清學生已知什么
搞清學生觀念的來源
實用技術
結論
第五章 提供促進學習的反饋
反饋的質量
作為未來行動指南的反饋
實用技術
結論
第六章 激發學習者成為彼此的教學資源
有效的合作學習
實用技術
結論
第七章 激發學習者成為自己學習的主人
學生自我評價
自我檢測
自我調節學習
實用技術
結論
結語
附錄:技術清單
參考文獻與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