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我國主要含油氣沉積盆地為例,針對深層-超深層震旦系—奧陶系碳酸鹽巖、古生界—中生界碎屑巖,基于沉積作用和巖石組構認識重點分析儲層發育的構造-流體-成巖動力環境,論述碳酸鹽巖、碎屑巖儲層的改造和保存過程,構建深層-超深層規模儲層的形成演化模式,認識總結深層-超深層成儲規律及主控因素。在此基礎上,結合國內外油氣盆地的共性對比,論述深層-超深層儲層演變的專屬性和特色機制,集成相關分析、預測技術,并對塔里木、四川等重點盆地的深層-超深層重點層位提出了油氣勘探預測依據。
ftp://124.17.26.93/curved-toc/9787030719478-curvedToc.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