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重點課題項目“綜合性大學設計類專業‘交融’系統整合創新型教學模式構建研究(B-a/2016/01/20)”的成果。
本書詳細介紹了國內外工業設計領域本科教學中,各學科間交叉教學模式的構成、組織形式、實施方案及實施過程、成果等方面的內容。文中系統分析了當代國內外高校設計專業教學模式的歷史演變過程、改革特點和發展前景。通過查閱國內外文獻及走訪國內外高校設計類專業的師生,以充實本書的核心內容,主要包含的高校有美國的佛羅里達大學藝術學院、斯坦福大學、北伊利諾伊大學、卡內基梅隆大學,意大利的米蘭理工大學、都靈理工大學、佛羅倫薩美術學院、羅馬一大等以及日本的名古屋大學、東京藝術大學、筑波大學、札幌市立大學、千葉大學和國內的江南大學、浙江大學及同濟大學等高校綜合研究而成。書中通過對以上各個院校實施交叉模式過程中的理論與實際案例的比較研究,總結出設計類專業在與其他學科交叉時存在的問題點、共同點與差異性,進而構建“未來創新型”教學模式的框架,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中國設計學科交叉后該如何融合的策略、措施和方法,以供設計類院校和設計相關者參考并借鑒。
本書適合高等院校藝術設計和工業設計專業教學使用,也可供設計愛好者自學設計理論和實踐知識參考。
第1章 交叉學科的基本概念 001
1.1 基本概念認知 002
1.2 交叉學科教育現狀 003
1.2.1 問題的提出 003
1.2.2 交叉學科的內容 005
1.2.3 交叉學科的屬性 005
1.2.4 交叉學科的含義 007
1.2.5 交叉學科的種類 007
1.2.6 交叉學科的作用 007
1.2.7 交叉學科的形式 008
1.2.8 交叉學科的教育模式和專業建設 009
1.2.9 交叉學科的人才培養與資源 009
1.3 國內外研究現狀 010
1.3.1 國內研究綜述 010
1.3.2 國外研究綜述 011
1.3.3 亟待解決的問題 012
1.3.4 研究意義 013
第2章 國內外設計交叉教學模式 015
2.1 設計交叉教學模式 016
2.1.1 國外設計交叉教學模式的分類 016
2.1.2 國內設計交叉教學模式的分類 020
2.2 設計交叉學科教學 025
2.2.1 設計與交叉學科間的關系 025
2.2.2 設計交叉學科教學的內涵 031
2.2.3 設計交叉學科教學的目標和任務 035
2.3 設計多元交叉模式 038
2.3.1 設計學科的教學模式 038
2.3.2 其他學科的教學模式 039
2.3.3 設計與交叉學科教學模式概述 041
2.3.4 設計學科交叉教學的科學性與必要性 045
第3章 中國設計交叉模式 047
3.1 國內高校的交叉學科教學發展背景與現狀 048
3.1.1 高校交叉學科教學發展背景 048
3.1.2 江南大學設計專業發展狀況 048
3.1.3 浙江大學設計類專業發展狀況 055
3.1.4 同濟大學設計類專業發展狀況 061
3.2 三所高校設計專業交叉學科的相關教學模式的理論分析 067
3.2.1 江南大學設計專業交叉學科現狀 067
3.2.2 浙江大學設計專業交叉學科現狀 068
3.2.3 同濟大學設計專業交叉學科現狀 070
3.3 三所高校交叉學科教學模式改革與發展狀況 073
3.3.1 江南大學交叉學科教學模式 073
3.3.2 浙江大學交叉學科教學模式 076
3.3.3 同濟大學交叉學科教學模式 079
3.4 三所高校交叉學科教學模式特點分析 082
3.4.1 三所高校開展交叉學科教學模式改革的一致性 082
3.4.2 三所高校開展交叉學科教學模式改革的差異性 087
3.4.3 三所高校交叉學科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點 093
3.4.4 三所高校交叉學科教學模式改革問題啟示 095
第4章 美國設計交叉模式 096
4.1 美國高校的教學發展背景與狀況 097
4.1.1 美國高校教學發展背景和教學目的 097
4.1.2 美國高校交叉學科教育發展狀況 101
4.2 美國四所高校設計交叉教學模式與發展狀況 108
4.2.1 四所高校設計交叉的知識體系、課程設置、教學方法、人才培養目標 108
4.2.2 美國四所高校開展設計交叉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點 136
4.2.3 美國高校交叉學科的兩種模式 137
4.3 美國四所高校開展設計交叉教學模式的一致性和差異性 138
4.3.1 美國四所高校開展設計交叉教學模式的一致性 138
4.3.2 美國四所高校開展設計交叉教學模式的差異性 140
4.4 美國高校設計交叉教學模式的特點及啟示 142
4.4.1 美國高校設計交叉教學模式的四個特點 142
4.4.2 美國高校設計交叉教學模式發展的啟示 144
第5章 意大利設計交叉模式 145
5.1 意大利高校的教學發展背景與狀況 146
5.1.1 意大利高等教育的背景 146
5.1.2 意大利高校設計教育的發展 147
5.1.3 意大利高等教育的國際化視野 151
5.1.4 意大利高校設計教育教學模式 156
5.2 意大利高校交叉學科教學模式比較分析 167
5.2.1 意大利高校交叉學科改革與發展 167
5.2.2 意大利高校交叉學科教學模式 168
5.2.3 意大利五校交叉學科教學模式比較 170
5.3 意大利高校設計交叉中的師資、課程與教學方法 176
5.3.1 設計交叉中的師資配置 176
5.3.2 設計交叉中的課程設置 178
5.3.3 設計交叉中的教學方法 181
5.4 意大利高校設計交叉教學模式改革的一致性與差異性分析 184
5.4.1 意大利高校開展設計交叉教學模式改革的一致性 184
5.4.2 意大利高校開展設計交叉教學模式改革的差異性 188
5.4.3 意大利高校設計交叉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190
第6章 日本設計交叉模式 193
6.1 日本高校設計交叉教學發展背景與狀況 194
6.1.1 日本高校教學發展背景 194
6.1.2 日本高校設計交叉教學發展狀況 200
6.1.3 日本高校教學人才培養目標 202
6.2 日本五所高校設計交叉教學模式改革與發展狀況 205
6.2.1 名古屋大學研究生院學科結構 205
6.2.2 東京藝術大學 211
6.2.3 筑波大學 214
6.2.4 札幌市立大學 219
6.2.5 千葉大學 223
6.3 日本五所高校交叉學科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229
6.3.1 五所高校存在的問題 229
6.3.2 日本設計在交叉學科中存在的整體問題 230
6.4 日本五所高校設計交叉教學模式的一致性與差異性分析 232
6.4.1 日本的五所高校開展設計交叉教學模式的一致性 232
6.4.2 日本五所高校開展設計交叉教學模式的差異性 234
6.5 日本高校設計交叉學科的發展模式 236
6.5.1 以學生為本體,結合多方需求使交叉良性發展 236
6.5.2 以需求為導向,探索設計交叉模式新的發展方向與目標 236
6.5.3 多元主體參與,搭建設計交叉學科的實施平臺 237
第7章 創造性未來 設計交叉&融合 238
7.1 設計交叉融合教學模式的構建 239
7.2 科技應用下設計交叉融合教學模式的轉型 242
7.2.1 創立技術應用實踐型設計教育新形式 242
7.2.2 推動科技型設計院校發展的戰略意義 243
7.3 強化設計交叉融合教學模式的特色 244
7.3.1 交叉融合背景下設計專業教學模式的基本思路 244
7.3.2 設計學科交叉融合教學模式的組成內容 247
7.4 建立設計學科交叉融合團隊、平臺和實驗基地 248
7.4.1 制定激勵學科交叉融合的措施辦法 248
7.4.2 尋求多樣化的學科交叉方法 248
7.4.3 建立設計交叉融合教學模式的組織架構與形式 250
7.5 制定設計交叉融合教學模式的實施路徑 252
7.5.1 設計交叉學科教學的應然路徑 252
7.5.2 交叉學科促進了設計新學科專業的層次結構 254
7.6 保障設計交叉融合教學模式的機制 256
7.6.1 搭建有利于學科交叉發展的平臺 256
7.6.2 建立有效的交叉學科資源配置機制 256
7.6.3 完善科學的評價和績效考核機制 256
7.6.4 推行交叉學科教學培養交叉型人才 257
7.6.5 加強政產學研整合合作式的交叉學科教學 257
7.6.6 營造設計交叉學科與各個組織間合作創新的氛圍 257
結語 創造性未來設計交叉與融合的趨勢 259
設計交叉融合促進“雙一流”學科建設 260
設計交叉與融合引領科技理念創新 260
設計交叉與融合增強體制上的創新 260
設計交叉與融合是夯實學科建設的基礎 261
參考文獻 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