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行戰略采購已經成為企業的共識,但是如何落地戰略采購成為企業當前面臨的一大痛點。而要想落地戰略采購,必須以品類管理為抓手。
《品類管理方法論:世界500強企業的戰略采購實踐》是一本幫助采購專業人士構建戰略采購計劃與執行方案的實踐指導書,書中給出了基于品類管理開展戰略采購計劃的全流程,提出了本書核心品類管理5S2法。同時為了降低實操難度,書中收集了大量可以直接套用的工具表單和業務模板,還有多個來自不同行業、不同品類的實例。
品類管理5S2法一共包括五個步驟:
1S2 品類劃分與范圍界定
(segmentation & scoping)。
2S2 干系人及品類要求分析
(stakeholder & specification)。
3S2 供應商及供應市場分析
(supplier & supply market)。
4S2 品類管理戰略及實施計劃
(strategy & schedule)。
5S2 品類管理戰略的實施與優化
(sustaining & shaping)。
☆世界500強企業品類管理一線資料與實踐經驗
☆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商學院名譽院長、行知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 趙曙明;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助理、采購與供應鏈管理專業委員會主任胡大劍;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物資公司總經理錢兆剛;圣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制造中心總經理、招采中心總監作序推薦
品類管理一線資料與實踐經驗總結
國內本土作者創作,原創5S2法助力戰略采購落地
趙曙明
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
商學院名譽院長、行知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
胡大劍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助理
采購與供應鏈管理專業委員會主任
錢兆剛
萬華化學集團物資有限公司總經理
陳園芳
圣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制造中心總經理
招采中心總監
作序推薦
為什么要寫本書
2005年3月,我初次來到上海工作,第二次為美國ADC電訊公司服務,從原先在南京工廠的生產管理崗位轉成了采購管理崗位,次成為一名commodity manager(當時中文職位被翻譯成商品經理),也就是今天大家所說的品類經理。之后又去了美國NetApp公司擔任global commodity manager(全球品類經理),以及到美國捷普科技公司擔任思科事業部的mechanical sector manager(機械大類經理)。這一段工作經歷讓我深刻感受到戰略采購工作與我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在南京旺旺集團總采購部所從事的執行采購工作之間的本質性差異,不僅僅是工作本身的價值與意義,也包括這份工作對個人在眼界和格局擴展方面的價值與意義。
2014年6月,作為法國咨詢公司Buy.O在中國區的培訓咨詢師,我初次來到巴黎,在位于巴黎區歌劇院大街上的Buy.O公司總部接受了為期一周與品類管理體系架構有關的系統性TTT培訓。這一周的系統性培訓讓我有機會結合當下的品類管理體系,全面回顧我之前在ADC、NetApp及捷普這三家公司的工作經歷,從而對品類管理與戰略采購的概念、關系、內涵及價值的認知有了一次質的提升。之后幾年在與品類管理有關的培訓咨詢工作中,我嘗試著對品類管理方法進行總結,致力于打造一套基于實踐及自己理解的結構化方法論,在經歷了品類管理6S法的過渡階段后,逐步形成了今天品類管理5S2法的架構。
2019年,在與本書合作者之一邢慶峰老師的一次小聚中,我們分享各自在戰略采購及品類管理方面的認知與經驗時,萌生了一起打造并推廣品類管理方法論的想法,于是邢慶峰老師和我一起完善了品類管理5S2法架構,并終在2021年年初向國家版權局申請了采購品類管理5S2法實操工作坊文字類作品登記證書。
與此同時,邢慶峰老師和我又產生了創作一部與采購品類管理相關的、對本土企業具有實戰指導意義的作品的想法。鑒于國內尚沒有本土作者創作的該類書籍,我們說干就干。為了讓本書中的內容與時俱進,融入實業界的實踐做法,我們找到了在艾默生電氣某子公司擔任供應鏈高管的劉魁雁先生,希望他從實戰的層面給予我們一些建議與幫助。結果,劉總也被我們的夢想鼓舞,成為本書的作者之一。他的參與,讓我們堅定了創作的信心與決心,也極大地完善和豐富了品類管理5S2法方法論架構以及本書的內容,并提升了實用性。
于是,在我們初產生創作本書的想法的當年(2021年),本書就完成了,歷經不到一年的時間!
讀者對象
以品類管理為抓手的戰略采購實踐,必須由組織從上往下給予授權與支持,并且需要組建一支由多個專業職能人員組成的跨職能團隊來實施落地。基于這個特點,我們建議本書的受眾為:
企業高管。
包括采購、供應商質量管理、物流和計劃在內的企業供應鏈管理職能專業人員。
在企業里涉及新產品開發管理的營銷、研發、測試、質量和生產管理職能人員。
對戰略采購及供應鏈管理有興趣的各界人士。
本書特色
本書當數本由國內本土作者創作的、以品類管理為主題的采購專業圖書。本書的三位作者有著多年的品類管理實戰經歷,不僅有擔任過品類經理的,還有擔任過供應商質量管理(SQM)經理的。SQM是與品類經理交集多、常并肩作戰的一個崗位,與品類經理并稱品類管理團隊中典型的兩大職能崗位。另外,本書的合作者之一劉魁雁,至今一直工作在品類管理的線,為本書提供了寶貴的、與時俱進的手資料與實踐總結。
綜上,本書對品類管理的理解與闡述是多視角、全方位的。書中的案例也都是基于三位作者真實的經歷提煉而成的。相信所有從事過或正在從事品類管理的專業讀者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一定會有所領悟與共鳴。
如何閱讀本書
本書分為三篇。
di一篇叩開品類管理之門,包括第1~2章。第1章以后疫情時代背景下的采購困局為開端,闡述了傳統戰略采購的價值及不足之處,并引出了繼續推升戰略采購價值創造作用的品類管理的概念與意義;第2章則簡單地介紹了品類管理的起源及其與戰略采購之間的關系,以及實施品類管理方法論可能為現代企業帶來的收益。
第二篇為成功的品類管理賦能,包括第3~4章。第3章描述了成功實施品類管理所需的組織保證和團隊架構問題;第4章則是針對品類管理方法論中涉及的數據分析問題,給出了概括性的闡述,包括如何將數據分析的結果用恰當的可視化方法加以呈現。
第三篇品類管理戰略計劃與實施全流程,包括第5~10章。第5章對品類管理5S2法的五個步驟做了系統性的概述,試圖讓讀者對本書給出的方法論有一個完整的認識;接下來的第6~10章則對五個步驟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講解,并給出了諸多實例,幫助讀者洞見整個品類管理5S2法的各個細節,力圖讓讀者從實例中了解和掌握這一系統性方法論。
勘誤和支持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成書,書中難免會出現一些錯誤或者不準確的地方,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汪希斌
南京大學國際工商管理碩士,中國石化聯合會供應鏈工作委員會核心專家及綠色供應鏈專家組組長,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供應鏈管理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物流采購聯合會授權CPM、CPSM、SCMP講師,美國供應管理學會亞太區前培訓發展總監,美國ISM注冊采購管理專家(C.P.M),美國IIF認證需求預測規劃師(CDMP),注冊質量工程師和經濟師,南京貝思格咨詢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
邢慶峰
資深采購、質量、供應鏈管理培訓講師,咨詢顧問,近20年世界500強、行業冠軍企業采購、質量、供應鏈管理從業經驗。中國物流采購聯合會授權CPSM講師,隆道研究院數字化采購與供應鏈特邀專家,國際職業訓練協會(IPTA)授權認證導師、中國分會常務理事。
劉魁雁
跨國企業供應鏈高管和專家,長期從事供應鏈風險管理和戰略采購等相關的管理和研究工作。
推薦序一
推薦序二
推薦序三
推薦序四
前言
篇 叩開品類管理之門1
第1章 品類管理:讓戰略采購成功落地的真諦2
1.1 后疫情時代的采購困境2
1.1.1 困境一:采購價格與總擁有成本哪個更重要4
1.1.2 困境二:來自法律法規的變化4
1.1.3 困境三:來自市場的變化5
1.1.4 困境四:內部客戶不知道自己真正的需求6
1.1.5 困境五:采購人員如何成為價值創造者7
1.2 應運而生的戰略采購8
1.2.1 突破困局:戰略采購應運而生8
1.2.2 發展受阻:戰略采購發展敢問路在何方11
1.3 初識品類管理13
1.3.1 品類管理在我國的發展14
1.3.2 品類管理的典型定義15
1.3.3 品類管理的內涵與作用17
第2章 品類管理的價值:從銷售到采購21
2.1 品類管理的來源:從銷售管理中學到的方法論21
2.1.1 從銷售困局中誕生的品類管理模式22
2.1.2 銷售管理中的品類管理是怎么做的25
2.1.3 采購從銷售管理的品類管理中學到了什么27
2.2 戰略采購與品類管理的關系31
2.2.1 知名采購供應鏈管理協會的見解31
2.2.2 筆者眼中的戰略采購與品類管理36
2.3 采購品類管理的收益42
第二篇 為成功的品類管理賦能49
第3章 品類管理的治理架構50
3.1 品類管理的三大意識與四項原則51
3.1.1 品類管理的三大意識?52
3.1.2 品類管理的四項原則?55
3.2 采購品類管理的組織架構問題?57
3.2.1 大采購和小采購?57
3.2.2 供應商質量工程師到底歸哪個部門?58
3.2.3 集中采購和分散采購孰優孰劣?59
3.2.4 典型的采購/供應鏈組織架構?60
3.3 品類管理團隊的搭建與建設?63
3.3.1 品類管理團隊的主要成員與各自作用?63
3.3.2 構建責任分配矩陣?66
3.3.3 品類管理團隊的建設?70
3.4 品類管理章程:讓每一顆棋子進退有據?76
3.4.1 品類管理章程的內容與形式?77
3.4.2 品類管理章程的誕生過程?80
第4章 品類管理中的數據準備與可視化?83
4.1 品類管理所需數據及數據來源?83
4.1.1 與采購支出現狀有關的數據?83
4.1.2 與供應商有關的數據?86
4.1.3 與供應市場有關的數據?90
4.2 品類管理數據的整理方法與分析意義?94
4.2.1 品類支出現狀數據的整理方法與分析意義?94
4.2.2 供應商數據的整理方法與分析意義?95
4.2.3 供應市場數據的整理方法與分析意義100
4.3 數據可視化技術與應用106
4.3.1 數據可視化的基本原理106
4.3.2 數據可視化的常用圖示法及其應用指南108
第三篇 品類管理戰略計劃與實施全流程129
第5章 品類管理5S2法全流程概述130
5.1 1S2:品類劃分與范圍界定132
5.1.1 品類劃分的目的132
5.1.2 品類劃分的認知誤區133
5.1.3 品類劃分的基本原則與方法134
5.1.4 品類支出與現狀分析140
5.2 2S2:干系人及品類要求分析145
5.2.1 內部干系人的分類與分析146
5.2.2 外部干系人的分類與分析147
5.2.3 品類要求分析151
5.3 3S2:供應商及供應市場分析155
5.3.1 供應商分析的方法與意義155
5.3.2 供應市場分析的方法與意義159
5.4 4S2:品類管理戰略及實施計劃163
5.4.1 制定品類管理戰略組合164
5.4.2 戰略風險分析167
5.4.3 戰略報批168
5.4.4 制訂戰略實施計劃172
5.5 5S2:品類管理戰略的實施與優化174
5.5.1 實施品類管理戰略與計劃174
5.5.2 定期檢討品類管理有效性178
5.5.3 品類管理戰略調整與優化183
第6章 1S2:品類劃分與范圍界定187
6.1 從品類支出到現狀分析:S2192
6.1.1 支出分析192
6.1.2 立足支出,眺望全景199
6.2 識別優化機會,確定優化目標:O2205
6.2.1 機會的識別205
6.2.2 目標的設定213
6.3 建議整合與計劃制訂:P2218
6.3.1 品類管理(項目)建議書和計劃的制定218
6.3.2 品類采購戰略構建(項目)章程222
第7章 2S2:干系人與品類要求分析228
7.1 內部干系人分析228
7.1.1 干系人優先級分析與啟示230
7.1.2 干系人關系圖示分析法232
7.2 采購要求分析234
7.2.1 商務與技術要求的收集與匯總234
7.2.2 品類屬性分析與啟發240
7.2.3 要求變更的可行性分析與戰略意義242
7.3 內部溝通246
7.3.1 獲得干系人支持的四種方法247
7.3.2 干系人溝通計劃的制訂與使用256
第8章 3S2:供應商及供應市場分析258
8.1 供應商分析與啟發258
8.1.1 在用供應商分析要點與啟發259
8.1.2 潛在供應商分析要點與啟發269
8.2 供應市場分析275
8.2.1 供給側行業分析與啟發275
8.2.2 需求側市場分析與啟發289
8.3 外部環境及采供博弈力量分析292
8.3.1 外部環境分析與啟發293
8.3.2 采供博弈力量分析299
第9章 4S2:品類管理戰略及實施計劃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