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是窺視人類大腦運作的窗戶,研究一門語言就能了解一套潛意識規則系統的運行。比較不同語言的規則,能夠告訴我們人類的思維是如何組織信息的。
本書作者是美國著名文理學院的教授,她們基于語言學和認知科學回答了那些讓人們好奇的語言問題,激發您探索語言的興趣,幫助您更深刻地了解語言,更高效地學習語言。 小孩子學習語言不用教;雙語學習越早,頭腦里越不會打架?存在一種語言表達方式比另一種更高貴優雅嗎?為什么有的語言比別的語言難學得多?計算機學習人類語言的最大障礙是什么?英語拼寫麻煩,我們能為此做些什么?語言在暗暗地支配著我們,我們如何逃脫被操控?讓孩子開放閱讀文字、自由學習語言,孩子會被帶壞嗎?我們對這些問題可能有自己的看法,然而正如兩位語言學家所言,對于語言的本質及其在我們生活中的作用,我們的許多看法要么是誤解,要么是受到迷思和刻板印象的影響。
本書是一次內容豐富的語言世界之旅,架起了語言學與我們現實生活的橋梁,兩位作者生動闡釋了那些令人困擾、引發爭議的語言學問題。她們帶領讀者從生活經驗而非抽象性的概念出發,踏上挑戰常識、充滿發現樂趣的語言探秘之旅。
◎我們是如何學習語言的?
◎為什么翻譯這么難?
◎語言等同于思維嗎?
◎手語是不是真正的語言?
◎動物有語言嗎?
◎計算機能學習語言嗎?
◎某些人的說話方式會比其他人更好嗎?
◎男人和女人的說話方式天差地別,可誰又在意呢?
◎語言是如何支配我們的?
◎接觸和使用攻擊性語言,會不會危害孩子們?
◎當一門語言消亡后我們會失去什么?
前言
本書的兩位作者,一位從1973年起從事語言學教學,另一位從1998年起教授語言及語言學。日常生活中,記者、朋友和那些我們碰巧與之交談過的人,會提出各種與他們的身份相關的問題,這些問題涉及各個領域,并且經常會暴露出對于語言的誤解。我們與他人的日常交流主要依靠語言,因此,語言方面可能出現的問題和使用語言的場合一樣多種多樣,下面是一些例子:
我們怎樣才能阻止孩子們使用糟糕的語法?
我們為什么不改革英語拼寫,使單詞的拼寫和口語完全一致?
為什么有些語言比其他語言難學得多?
第一個問題本身就有問題,因為語法是好還是壞,這個概念本身就有問題。要如何確定誰的語法好、誰的語法不好呢?無論如何,語言在代際傳遞的過程中都會發生變化,而變化其實很簡單既不是進步,也不是退化,就只是變化。第二個問題建立在我們都用相同的方式發音的假設上。但即使在美國國內,這個假設也不成立,尤其是當我們觀察加拿大、英國、印度、澳大利亞、尼日利亞等以英語作為官方語言之一的國家時,這種假設的錯誤更是顯而易見。第三個問題也是建立在一個錯誤假設的基礎上。據我們所知,世界各地的兒童都能很容易地學會周圍人的口語,而世界各地的聽力言語殘疾兒童接觸手語時,也能很容易地學會當地的手語。因此,將一種語言視為天然困難或天然簡單,可能毫無意義(不過,我們有一位同事在研究納瓦霍語,這種語言的復雜性讓我們對這個結論有點懷疑,所以我們用可能沒有而不是確實沒有來陳述這個結論。當語言學家得出這一結論時,他們可能無意識地忽略了納瓦霍語)。另一方面,確實存在一種情況,說甲這種語言的人比說乙這種語言的人,在成年后學習丙這種語言的難度要更大。當我們學習一種新的語言時,就是在把自己所了解的關于語言的信息從一種語言轉移到另一種語言,這很可能會影響我們學習另一種語言的難易程度。然而,如果我們對一種語言一點都不了解,如丁語言,那么對于說其他語言的人來說,成年后學習丁語言的難度更大。
有時,當遇到有關語言的問題時,我們對于特定語言和語言學規則、本質的知識,能夠幫助我們解答。如果這些問題是關于語言如何產生和處理信息的,或者是關于特定的社會語言學事實,例如地域間語言模式的差異,那么上述結論尤其正確。但讓我們驚訝的是,如果有人花時間認真地去思考語言的使用,就會發現,這些問題被回答的頻率竟然這么高。普通人都能掌握大量的語言知識,如果他們能運用常識去分析語言,就能破除許多常見的誤解。
然而,大多數人幾乎都不知道如何處理語言問題。如果你想以正規的方式學習語言,我們支持你拿起一本語言學教科書,或者學習一門語言學課程。但如果你想學習如何看待語言問題,以便在日常生活中對語言做出明智和負責任的決定,那么,這本書將會對你有所幫助。
這本書有兩位作者,我們是這樣分工的:每一章都由一位作者來牽頭負責。所以,本書各章中出現的我,有時指的是兩位作者中的一個人,有時指的是另一個人。
本書的所有章節共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論述語言是人類的能力,第二部分論述社會語境下的語言。在本書的末尾,列出了本書各章的擴展閱讀資料,供讀者進一步參考。每章末尾還列出本章的關鍵詞,以便讀者利用搜索引擎上網搜索。本書提供的另一個很棒的資源,是由美國語言學會建立的關于語言的視頻網站:http://www.uga.edu/lsava/Archive.html。
本書各章節的內容能讓你了解處理語言的方法。它們會幫助你發現那些語言問題背后的假設,以便你評估。它們可以幫助你認識到,在語言問題上,哪些事實屬于支持證據,哪些問題屬于反對證據。本書還協助整理了在系統和方法上健全證據的方式。雖然本書只討論了語言方面的15個問題,但我們希望,讀完這些章節,你能夠對如何系統地研究其他語言問題有所了解。
語言學是一個有理性的人可以并且確實會有分歧的領域。但在這本書中,我們很少模棱兩可(因為我們是語言學家,不是政治家)。但是,討論是一步一步展開的,所以,如果你在這個過程中的任何階段提出反對意見,你都可以由此發散并找到屬于你自己的答案,不過至少你能知道我們的立場和理由。
唐娜·喬·納波利,美國斯沃斯莫爾學院語言學教授,兒童小說作家。著有《語言和語法》一書(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
薇拉·李-舍恩菲爾德,美國斯沃斯莫爾學院訪問助理教授(現為佐治亞大學語言學教授)。德國漢諾威人,在波士頓大學獲得語言教育學學士學位,在加州大學圣克魯茲分校獲得語言學博士學位。目前在斯沃斯莫爾學院教授語言學,并和丈夫一起以雙語方式教育孩子。
目錄
第一部分 語言:人類的能力
第一章 我們是如何學習語言的?
第二章 什么是語言學?
第三章 從一門語言到另一門: 為什么第二門語言這么難學?為什么翻譯這么難?
第四章 語言等同于思維嗎?
第五章 手語是不是真正的語言?
第六章 動物有語言嗎?
第七章 計算機能學習語言嗎?
第二部分 社會語言
第八章 某些人的說話方式會比其他人更好嗎?
第九章 為什么方言、克里奧語和標準語言不同?
第十章 男人和女人的說話方式是否有區別?誰又會在意呢?
第十一章 英語拼寫有點難,給學習閱讀帶來麻煩,為此我們能做點什么呢?
第十二章 美國應該采用英語作為官方語言嗎?相應的教育體系是什么?
第十三章 語言是如何支配我們的?它會被濫用嗎?
第十四章 接觸和使用攻擊性語言,會不會危害孩子們?
第十五章 當一門語言消亡后我們會失去什么?誰又在意呢?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