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背影(內容詳實的回憶錄,打動人心的教科書。)
定 價:¥50
中 教 價:¥30.00 (6.00折)
庫 存 數: 2
作者年已九十,經歷豐富,與現代文學史上許多著名作家學者有或深或淺的交往,本書所收即是老先生近幾年的一些回憶文章。書中作者對一些著名人物如馮達、丁玲、蔡其矯、蕭紅、蕭軍、陳涌、關露、趙清閣、阿垅、陳映真、路翎、綠原、陶然等人的生平事跡或爭議事件做了個人視角的重新敘述。作者寫人寫事,既能抓住神魂,又盡力展示完整的過程,宛如一部濃縮的傳記。書中一些場景細節具有珍貴的獨特性,為這些人物的專業研究提供了可資借鑒的補充。
鮐背之年的作者,是隱于鬧市的高人,他用赤誠之心記錄一段的歷史,堅守一方陣地。他在沉默中等等等,在歲月里磨磨磨,把心中的智慧和人生的經歷,熬成珍珠,奪目照人。
年過九十,風燭殘年。
氣竭,血衰,行動難全自理,雙足困于戶內;獨人閑居,風雨不臨;已似隔世,如同永休;怎奈思緒未泯,筆墨又難隨逐……
在這,過去予以安排的,比之許多人家都不算小的住房,它的寬敞,乃至空蕩,個人棲身,絕不能說它對我的窒息,然而心力衰竭,無力,無為,心窄,氣短。廣廈,也似籠,是墳。
籠、墳所在,既有紛亂無序、四方擁來的思緒堵塞,又有一貧如洗的一無所有,再寬闊,也是無有什么可以容納的空空如也。
獨自面壁,似對故人,實為生命此時剩有的余焰。此中所憶,難免會有個人瑣事,可過去的職業、經歷,不少都是涉及公眾的學者、作家,乃至文化戰線的英雄,也就難離其眾,個人之間,反而無法全是私情。應該可以作為一份不僅是我個人對他們之所念。
只是,那些健旺的伙伴,有的卻在奮發展圖之際,早早地、匆匆地走了:他們有的比我出生早很多年,還有比我年少者,然而,他們走得卻比這早了更多更長的年月;而我,又在這更多更長的日子,殘存茍全。無奈,送黑發者的黑發,轉瞬白頭,老態龍鐘,智能衰敗,朽邁苦度,體不健地殘喘茍延,實乃悲劇性地存在。為免除生命最后的荒蕪,真愿以己無用之軀,能補予他們有用之命;怎奈蒼天所予的安排,難遂人意;想起他們,只能趨前追夢地望著他們的背影,那背影雖然遠去,卻往心里越走越近,雖然遠影愈小,卻在不斷推近,愈加擴大,健壯,高聳,雄偉,永遠。然而這一切,最終難免碎于夢幻。仰望蒼天,悵然長嘆!
最后,需要說明一點的是:文章是以寫作的先后為序。
周良沛,生于1933年,江西井岡山永新人。詩人、作家、評論家。
抗戰時為難童,流亡四方,后寄寓于教堂的孤兒群中。1949年,十六歲的他隨解放軍渡江、剿匪、戍邊、修路……歷任戰士、文化教員、宣傳隊隊員,十九歲開始發表作品。1958年被錯劃為右派,1979年平反。
曾主編十大卷《中國新詩庫》、多卷本《中國百年新詩選》等,著有《流浪者》《靈感的流云》《神鬼之間》《詩歌之敵》《丁玲傳》《馮至評傳》等詩集、詩論、長篇傳記、文集多部。
現為國際筆會中國中心成員,中國作家協會臺、港、澳暨海外華文文學聯絡委員會委員,世界華文文學聯會理事,北京《詩刊》編委,香港《海岸線》執行編委等。
也談馮達/001
遲送的花圈/029
寂寞中的白蝴蝶/059
關于《丁玲與沈從文為什么反目》之質疑/080
關于《丁玲傳》答網易問/094
閑話二蕭/104
淡酒 濃情 傷逝/141
話說關露/162
《生死戀》之念/207
白色花,阿垅/225
永遠的同志哥/257
七月的路翎/294
綠原的七月/322
想念陶然/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