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血醫學精編》分上下兩篇,上篇是輸血醫學理論,采供血機構包括血液質量過程和血液成分制備等管理:醫療機構包括輸血質量過程、輸血科室制度、輸血治療、輸血反應與相關疾病染診治與預防、血液生物制品及代用品和相關藥物應用、自身輸血、血液成分單采和置換術、血型血清學和分子生物學檢測技術等管理。下篇是輸血醫學實踐,匯集自我測試1600題;采供血和醫療機構各自機構間互評檢查標準與表單等。
《輸血醫學精編》的讀者人群包括采供血和醫療機構從事輸血醫學專業人員、血液管理人員、其他醫學專業人員、醫學院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等。
2016年7月25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發布GB/T13745-2009《學科分類與代碼》國家標準第2號修改單:
一、在320臨床醫學下增設二級學科32032輸血醫學。
二、在32032輸血醫學下設立三級學科基礎輸血學獻血服務學輸血技術學臨床輸血學輸血管理學輸血醫學其他學科。
修改后的標準自2016年7月30日起正式實施。
這是中國的輸血醫學事業發展的里程碑。為了進一步深化輸血醫學二級學科的內涵建設,強化輸血醫學管理與實踐,在中華醫學會臨床輸血學分會和中國醫師學會輸血科醫師分會的關心下,我們組織國內輸血醫學及其他學科專家,歷時兩年,從管理學的視角精心編寫了本書。
本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主要涉及輸血醫學管理,又分為采供血機構與醫療機構部分。采供血機構部分主要闡述采供血機構質量管理和全血與血液成分制備管理;醫療機構部分主要闡述臨床輸血質量管理、輸血科室工作要求與制度管理、臨床輸血治療管理、輸血傳播性感染診治與預防管理、輸血非感染性反應和相關性疾病診治與預防管理、血液制品及代用品和相關藥物管理、自身輸血管理、血液成分單采和置換術管理、臨床輸血血型血清學檢測技術管理和臨床輸血相關基因檢測技術管理。
下篇主要涉及輸血醫學實踐,又分為自我測試與機構間相互評價部分。自我測試部分根據輸血醫學下設三級學科分類方法,共匯集1600道測試題;機構間相互評價部分根據采供血機構與醫療機構特點分別列舉相關檢查標準與表單等。
特別值得一提得是,2018年,在時任中華醫學會臨床輸血學分會主任委員和中國醫師學會輸血科醫師分會會長劉景漢教授的倡導下,在輸血醫學行業范圍內組織開展了千道題、萬人答的線上和線下答題活動,引起了強烈反響,收到了較為滿意的效果。活動結束后,諸多一線醫務工作者強烈要求,希望能編輯出版與活動相關的測試題與正確答案,以便進一步學習與鞏固輸血醫學相關知識。為了滿足大家需求,我們在原測試題庫基礎上做了進一步完善與補充。在本專著下篇輸血醫學實踐中,以自我測試形式奉獻給廣大醫務工作者與醫學院校師生。
總之,本專著所涉及輸血醫學管理各領域,具有理論聯系實際和實用性很強等特點,其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提升醫療機構和采供血機構醫務工作者管理的理論與實踐能力,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由于涉及的內容相當廣泛,加上編著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不當之處,懇請廣大讀者批評與指正。
李志強,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六人民醫院)輸血科主任、臨床輸血研究室主任。血液病學主任醫師,全科醫學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從事內科血液病診治與臨床輸血研究38年,具有豐富的內科疑難雜癥、血液病診治經驗以及臨床輸血醫學理論與實踐經驗。2016年榮獲中國輸血協會獎質量管理獎,2017年榮獲中國醫師協會首屆白求恩式好醫生提名獎。第二-四屆上海市公共衛生重點學科建設項目《輸血醫學》牽頭人。
承擔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教學工作。2006年《臨床輸血學》榮獲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精品課程;《現代血液病輸血療法》榮獲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優秀教材獎;以負責人承擔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教學改革課題1項,國家繼續醫學教育項目2項;榮獲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優秀教師稱號。
目前兼任中華醫學會臨床輸血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輸血協會臨床輸血管理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輸血科醫師分會兒童血型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國家衛生與健康委員會人才中心全國人才評價(職稱考試)組成員、國家醫藥管理局醫用輸液器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技術評審員、中國海關出入境特殊物品衛生檢疫監管評審專家組成員、中華醫學會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組成員、上海市政府采購咨詢審定專家組成員、上海市衛生局血液質量管理專家小組成員、上海市衛生局應急專家組成員、上海市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組成員、上海市臨床輸血質控專家組成員、《臨床輸血與檢驗》副主編、《中國輸血雜志》《臨床血液學雜志》等編委,上海獻血促進會理事等。歷任中國醫師協會輸血科醫師分會副會長、上海醫學會輸血學會副主任委員(三屆)等職務。
上篇 輸血醫學管理
部分 采供血機構
章 采供血機構質量管理
節 質量管理體系概況
第二節 文件記錄管理程序
第三節 資源管理程序
第四節 采供血過程管理程序
第五節 過程監控和持續改進程序
第二章 全血與血液成分制備管理
節 制備操作規程
第二節 血液質量要求
第二部分 醫療機構
第三章 臨床輸血質量管理
節 醫療主管部門臨床輸血管理
第二節 醫師臨床輸血行為管理
第三節 護士臨床輸血行為管理
第四節 輸血科室人員臨床輸血行為管理
第五節 工勤人員臨床輸血行為管理
第四章 輸血科室工作要求與制度管理
節 輸血科室基本要求
第二節 輸血科室職工守則和崗位要求
第三節 輸血科室業務管理工作制度與持續改進
第四節 輸血科室行政管理制度與持續改進
第五章 臨床輸血治療管理
節 全血及血液制劑輸注
第二節 新型血液衍生成分治療
第六章 輸血傳播性感染診治與預防管理
節 輸血傳播病毒感染
第二節 輸血傳播細菌感染
第三節 輸血傳播寄生蟲感染
第四節 輸血傳播其他病原體感染
第七章 輸血非感染性反應和相關性疾病診治與預防管理
節 免疫相關輸血反應和相關性疾病
第二節 非免疫相關輸血反應和相關性疾病
第三節 大量輸血相關并發癥
第四節 輸血反應嚴重程度分級與相關性評估
第五節 血液成分輸注致相關不良反應實驗室主要檢測項目
第八章 血液生物制品及代用品和相關藥物管理
節 血液生物制品
第二節 血液代用品
第三節 患者血液管理常用藥物
第九章 自身輸血
節 概述
第二節 儲存式自身輸血
第三節 稀釋式自身輸血
第四節 回收式自身輸血
第十章 血液成分單采和置換術管理
節 血液成分單采術(去除術)
第二節 血液成分置換術
第三節 注意事項與并發癥
第十一章 臨床輸血血型血清學檢測技術管理
節 概述
第二節 血清學檢測準備要求
第三節 紅細胞抗原抗體檢測
第四節 血小板抗原抗體檢測
第五節 白細胞抗原抗體檢測
第十二章 臨床輸血相關基因檢測技術管理
節 概述
第二節 臨床輸血相關基因檢測基本原理
第三節 臨床輸血相關基因檢測準備要求
第四節 臨床輸血相關基因檢測方法
第五節 臨床輸血相關基因檢測項目
下篇 輸血醫學實踐
第十三章 自我測試
節 基礎輸血學測試
第二節 獻血服務學測試
第三節 輸血技術學測試
第四節 臨床輸血學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