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構成現代主義和后現代主義文學和電影文本的故事,它們如何闡釋城市不斷變化的物質形態、主體經驗和社會經驗,這是大家感興趣的話題。作者用來自文學和電影文本來探究這些現代文本帶有的這種創造性的特征,以什么方式帶有著這些特征,這些本文是如何促進“更多現代主義”和“更多現代性”之間“更深層次的”對話的?《現代性和大都市》給您一一呈現!
本書賦予讀者眾多的樂趣和享受,其中之一是:它用嶄新的、生機勃勃的方式探詢了20世紀初的現代主義,同時在整個20世紀廣闊的歷史和地理空間里延伸“現代派”這一概念。彼得·布魯克的著作屬于現代主義研究新興的學術成果。對現代主義的重新思考正在持續進行,《現代性和大都市》應該是其中一部至關重要的著作,因為它無論在規模、風格、思路的清晰和觀點的論證方面都令人嘆服;本書對我們所理解的現代主義也提出了許多挑戰。在對現代主義的研究成果中,這部著作甚為敏銳、深刻;對于當代圍繞城市、社區和現代性的討論來說,它也不愧為一個挑戰,因此,這部著作值得擁有廣大的讀者群。
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er),現代文學與文化教授,任北安普敦大學學院批評與文化中心主任。主要作品有《貝托爾特布萊希特:辯證法、詩與政治》(Bertolt Brecht: Dialectics, Poetry, Politics,1988)、《紐約的小說:現代性、后現代主義與新現代派》(New York Fictions: Modernity, Postmodernism, the New Modern,1996)、《現代主義/后現代主義》(Modernism/Postmodernism,1992)、《文化理論術語》(A Glossary of Cultural Theory,1999)等。
引言:結束中的開始
現代性和大都市
自反性
社群
自反性美學
1 現代倫敦的美國現代主義者
埃茲拉·龐德:漩渦主義的南肯辛頓
艾麗絲·巴里:生活與交往
T. S. 艾略特: 雙重生活
2 延遲的現代主義:哈萊姆的蒙太奇
華盛頓西北區北街1814號的布魯斯
文藝復興的爵士樂
兩種現代主義:蘭斯頓·休斯和梅爾文·B.托爾森
引言:結束中的開始
現代性和大都市
自反性
社群
自反性美學
1 現代倫敦的美國現代主義者
埃茲拉·龐德:漩渦主義的南肯辛頓
艾麗絲·巴里:生活與交往
T. S. 艾略特: 雙重生活
2 延遲的現代主義:哈萊姆的蒙太奇
華盛頓西北區北街1814號的布魯斯
文藝復興的爵士樂
兩種現代主義:蘭斯頓·休斯和梅爾文·B.托爾森
3 在民族性之內:市郊人的內心世界
黑皮膚的英國性
一點兒身份危機:哈尼夫·庫雷西
真正的魔幻:薩爾曼·拉什迪、查蒂·史密斯、伯納丁埃瓦雷斯托
4 重新想象倫敦
漩渦的斯皮塔佛德:伊恩·辛克萊和賽德·馬扎魯·伊斯蘭
倫敦的問題:帕特里克·基勒
隨波逐流,消失:伊恩·辛克萊和雷切爾·利希滕斯坦
沒有講過的故事:珍妮特·卡迪夫
5 “獻給布魯克林偉大人民共和國的贊美詩”
地點與身份
保羅·奧斯特:故事時間
對話的社群:保羅·奧斯特和王穎
6 “見證我的時代”:薩拉·舒爾曼和下東城
居住區
關于女同性戀社區的小說
異性戀思維的力量
非美國人的活動
7 在矩陣里:東方和西方相遇
轉動地球
“街道自會找到東西的用途”:楊德昌和威廉·吉布森
從頭再來:王家衛和勞倫斯·蔡
尾聲:后大都市與創造的藝術
模擬城市和棚戶區
“窮人就像一條狗”— 拉蒂芙·泰金和約翰伯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