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輯由《老子“道化沖和”的生命哲學理趣》《〈道德經〉生命哲學思想及其時代價值》《朱子與王陽明的“良知”說合論》《理性引導激情--尼采生命哲學的柏拉圖式批判》等十余篇論文組成。圍繞生命哲學主題, 分別從儒家生命倫理、老子哲學思想以及現當代生命哲學等視角展開研究。如《老子“道化沖和”的生命哲學理趣》認為, 老子以“教父”的規格論說“強梁者”, 通過反面教訓, 彰顯了“謙遜、守柔”的生命哲學精神, 這種精神不僅對于個體生存而言具有教訓意義, 而且對于社會關系的協調來講也具有獨到的指導意義; 《朱子與王陽明的“良知”說合論》則指出, 在致良知宗旨提出之前, 誠意是其工夫體系的核心, 格物是誠意之功, 致知沒有獨立的工夫地位; 致良知標揭之后, 致知就是致良知, 推致此人人本具、完具的天理于事事物物, 格物便是事事物物皆得其應有的理則。
稿
老子“道化沖和”的生命哲學理趣——《道德經》第四十二章解讀
儒家生命哲學
朱子與王陽明的“良知”說合論
道家、道教生命哲學
《道德經》生命哲學思想及其時代價值
李昌齡注《太上感應篇》中神仙思想初探
多元樣態與文化融合——清水江地帶土地信仰文化的變遷研究
內丹學視域下《郁離子》“神仙有死”觀念闡釋
佛教生命哲學
安樂死的佛教倫理考量
現代醫學模式視角下對中國佛教醫方明的審視
現當代生命哲學
意義的尋找與內在秩序的建構
中國當代生命哲學中的“殘缺”與“完美”——以史鐵生“生死觀”為中心
性別平等與母職懲罰
理性引導激情——尼采生命哲學的柏拉圖式批判
書評
觀“二葛真人”以窺道教人生價值觀的精神面貌——評《葛洪、葛長庚人生價值觀研究》
《生命哲學研究》稿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