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序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打亂了全世界的正常秩序,也中斷了我們周游天下的腳步。閉門禁足的日子,只能靠一張張老照片重溫美好的時光,憑借一篇篇游記和日記,去穿越時空,感嘆歷史。
在過去的十多年,伴隨著我們旅游的足跡,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從北海到地中海,盡管大自然的潮起潮落司空見慣,而引申到人類社會的興衰演變則時常令人深思。
海盜出身的挪威,因發掘石油而翻身致富,一舉成為高收入、高福利的高度發達國家。15世紀開始即引領大航海時代的葡萄牙,從殖民地遍布歐亞非的海洋帝國又回落到不受人關注的西歐邊緣小國。有海上馬車夫之稱的荷蘭,雖然接掌海上霸主地位只有幾十年,但從此踏上經濟騰飛之路長久不衰。浪奔浪涌間,究竟是因果相依還是世道輪回?實在頗費思量。
當我們在馬六甲海峽邊為實用主義的新加坡點贊,贊美其多民族的和睦相處,轉身又目睹了大西洋畔的西班牙巴斯克獨立運動,無奈天下的分分合合也像大海里的波濤漣漪永不停息。
中南半島上勢利小人得志便猖狂的野心曾使我們義憤填膺,而見過夏威夷島上一片片荒蕪的新土又難免叫人心灰意冷地哼起《紅樓夢》中的《百了歌》。既然數千年的人類文明史在百萬年,甚至百億年的宇宙地質運動中完全不足掛齒,又何必自尋煩惱患得患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古人之教誨實當作為曾經滄海之后應具的胸懷。
于是,在郁郁寡歡的封控日子里,不亦樂乎地修訂起未曾收錄于前幾本專集的20篇大都是沿海國家的游記,希望出版成書,既作為特殊的抗疫紀念成果,也借此與讀者分享感悟:只有看慣潮起潮落,才能看淡陰晴圓缺。歷史的反復、世事的沉浮、企業的得失、個人的禍福,統統不過是浩瀚滄海之一粟。人類社會終究會向著一個方向曲折地進化,誰也阻擋不了!
作者
2022年6月
馮文軍
曾旅居德國十多年,回國創業后仍頻繁游走世界各地,雖是個時常不務正業的企業家,所幸業余文人的情懷未被生意耽誤。
上海市作家協會會員,已出版《云游筆記》《且行且思》《橋上橋下》。科普散文集《橋上橋下》獲得2021年全國公路優秀科普作品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