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語言學經典中的中國現代文學史:基于副文本的框架分析
定 價:¥88
中 教 價:¥51.92 (5.90折)促銷
庫 存 數: 3
一部中國現代文學史是與現代漢語史共生共長、互文建構的歷史。鑒此,本書以語言為核心參數,透過20世紀中國語言學家們的視角,探討20世紀中國文學史敘事的另一種可能性:考察在20世紀的語法學著作中哪些作家作品更具有“語言形式的規范性”,從而直接標記了現代漢語制度化的過程;考察在20世紀的中國修辭學著作中,哪些作家作品更具有“語言藝術的顯著性”,從而成為社會大眾的“修辭樣板”。 語言不僅是一種“符號系統”,還是一種“社會制度”!艾F代漢語”從倡立到如今業已百年,在這一中華民族共同語的制度化歷史中,文學發揮了極其巨大的功用,但不同作家作品的貢獻卻有著天壤之別。由此,也許將使文學的另一種社會價值、文學家的另一種歷史地位、文學作品的另一種歷史貢獻得以凸顯。
張虹倩,復旦大學文學博士,華東師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后,華東師范大學晨暉學者,上海市晨光人才,F任華東師范大學國際漢語文化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國家話語生態研究中心(CTTI來源智庫)執行副主任、國家語委全球中文發展研究中心輿情室主任。研究方向為社會語言學、修辭學、政治傳播語言學、文獻學、漢語國際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