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居,不僅僅是能為人們遮風擋雨的住所,更體現著中國人民無窮的生存智慧與創造才能,彰顯著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中華民族逐漸積累了豐富深厚的民居建造經驗,人們根據各地不同的自然環境與氣候特征,因地制宜,又結合不同時期的主流思想與文化,建造了獨具特色的中國民居建筑。從史前時代到近現代,從貴族富商的庭院豪宅到平民百姓的民間房舍,這些設計精巧、工藝精細的中國傳統民居建筑,組成了一座無與倫比的藝術寶庫,成為中國建筑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本書帶你穿越古今,去邂逅不同時期、不同地區的中國傳統民居,讓你在千姿百態、風采各異的民居中,感受中國傳統建筑藝術的獨特魅力,品味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中國民居建筑的歷史悠久,從原始社會的南巢北穴,到初現風采的夏商周民居,再到隋唐盛世下的繁華市井、宋元鬧市中的靜謐宅院,最后到日趨定型的明清建筑以及中西合璧的民國建筑,本書為你展示了一幅詳述民居建筑沿革、興衰歷史的唯美畫卷。
當然,除了歷史煙云,這幅民居畫卷中還用更多的筆墨描繪了那些屹立于中國廣闊大地上各地的特色民居。
在北方,既有古色古香、寓意豐富的北京四合院,又有返璞歸真、充滿鄉土氣息的陜西窯洞,還有氣勢宏偉、顯示主人身份與地位的山西大院,它們勾勒出北方的深沉與壯美;在南方,煙火生情的上海弄堂錯落有致,白墻黑瓦的安徽民居令人神往,還有那些造型奇特的福建土樓和精巧秀美的云南四合院,無一不彰顯著南方的溫婉與秀麗。
我國少數民族的民居建筑也在這幅畫卷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蒙古族的蒙古包是草原上令人心安的一抹暖色;藏族的碉房古樸粗獷,在山中傲然挺立;白族民居的粉墻畫壁布局精巧,自成體系……
為了讓你更好地欣賞這幅民居畫卷,本書還精心設置了幾個板塊:在每節的開頭以“心有所思”引導閱讀,接下來的“民居課堂”與“漫話建筑”兩個板塊為你講述各種關于民居建筑的知識,幫你全方位領略中國傳統建筑的獨特風采。
本書文字優美,圖文并茂,美不勝收,兼具知識性與欣賞性,能夠讓你從中領悟中國傳統民居建筑藝術的精髓,感受中華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蘊。
穿越古今,縱橫四海,讓我們一起翻開這幅美麗的中國民居畫卷,細細品味中國傳統建筑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