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關注的是當前我國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中一個尤為迫切的核心議題——如何理解本科教育;并從關聯本科教育的相關核心概念與理念的理解切入,對本科教育發展的演變軌跡與當下境遇做全面系統的闡述與論析;回應現實中無論是來自大學管理者還是師生的眾多困惑。
閻光才,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高等教育學專業委員會會長、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院校研究分會副會長、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常務理事。先后主持“四個一批”人才自主選題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規劃司委托項目、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攻關項目、教育部科技委戰略研究重點項目、全國教育科學規劃國家一般項目、全國教育科學規劃教育部重點項目、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攻關項目等。
總序
前言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理解學科:內涵、分類機制及其依據
第一節 學科概念內涵的歷史演變
第二節 學科劃界和分類的機理
第三節 學科之間的交叉與整合
第四節 學科的分類結構與體系
第五節 小結
第三章 理解專業:本科教育的“通”與“專”
第一節 本科專業的由來
第二節 本科專業設置的依據與機理
第三節 本科專業設置的結構與框架
第四節 可雇傭能力與本科專業教育定位
第五節 本科專業與工作匹配度
第六節 本科教育的“通”與“專”及其收益
第七節 小結
第四章 理解課程:本科課程的組合結構與特征
第一節 大學本科課程的概念
第二節 大學本科課程體系與結構的變遷
第三節 當下大學本科課程體系與結構的基本特征
第四節 “通與專”、“寬與窄”的課程搭配
第五節 小結
第五章 學習自由:本科課程體系與結構變革
第一節 當下本科教育的定位困惑
第二節 本科課程總量的減重
第三節 本科課程結構與專業口徑的調整
第四節 以學生為中心的本科教育理念與課程體系改革
第五節 小結
第六章 理解本科教與學:經驗與理論
第一節 大學教學活動需要理論還是經驗支撐
第二節 大學教學是“學”還是“術”
第三節 教學學術究竟是誰的學術
第四節 教學學術能否讓大學走出教學困境
第五節 理性評價大學教學學術“運動”的效應
第六節 小結
第七章 以學習者為中心:理念與證據
第一節 以學習者為中心教學范式觀的激進傾向
第二節 以學習者為中心是應勢而變的理念倡導不是模式固化
第三節 證據表明:有效性教學依舊離不開教師的主導
第四節 結論與反思
第七章 理解課堂:講授法的處境與出路
第一節 大學本科課堂講授溯源
第二節 大學課堂講授的是與非
第三節 講授與其他教學方式的相容性
第四節 講授為主方式得以存續的客觀環境與條件
第五節 經驗研究:講授與板書為代表的傳統教學有效性
第六節 小結
第八章 理解教學技術:影響、反思與展望
第一節 信息技術與學校教育教學之間的歷史因緣
第二節 作為福音的信息技術眾多面相
第三節 當代信息技術的教育教學實踐效果與反思
第四節 信息技術發展能否引發教育學(pedagogy)革命
第五節 小結
第九章 理解學者與師者:本科教學與科研的關系
第一節 學者還是教師:關于研究型大學的學術聘任標準
第二節 本科教學與科研間關系的平衡與失衡
第三節 經驗研究:教師的本科教學投入及其影響因素
第四節 小結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