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我國深入實施“走出去” 戰略,逐步成為國際直 接投資的重要“一極”。我國國有企業作為“走出去 ”的先遣隊和主力軍。
對外投資績效日益受到重視和關注。由常玉春著的《 中國國有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微觀效應研究》通過計 量分析得出:①對外直接投 資活動對國有企業海外經營業績的改善存在門檻效應 ,對企業的規模經濟狀 態存在非線性影響;②國有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逆向 技術外溢效應主要表現 為物化技術溢出而不是非物化技術溢出,技術進步也 促進了國有企業對外直 接投資;③國有企業總體上尚處于國際化初期,還不 具備對外擴張的所有權 優勢,但也有少數企業開始跨入國際化初期向成熟期 過渡的階段。本書還就 優化“走出去”戰略的政策環境、改善我國企業對外 直接投資績效等問題提 出了建議。
常玉春,經濟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現財經戰略研究院)博士后,中國注冊會計師,副研究員資格。研究專長:貨幣與內生經濟增長理論、國際投資、金融理論與實踐、國有企業公司治理等。作為主要執筆人參與國家級和省部級課題研究17項,先后在《財貿經濟》、《經濟管理》、《世界經濟文匯》等經濟類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
第一章 引論
第一節 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第二節 主要內容和研究方法
第三節 對外直接投資微觀績效研究述評
一、投資母國因素對0DI微觀績效的影響
二、東道國因素對ODI微觀績效的影響
三、投資者自身因素對ODI微觀績效的影響
四、國際化模式選擇對0DI微觀績效的影響
五、平衡國際化進程對0DI微觀績效的影響
六、評論和啟示
第二章 對外直接投資的國際比較——以美國、德國和日本為例
第一節 21世紀以來全球外商直接投資的發展
一、2l世紀以來的世界經濟概況
二、全球外商直接投資的發展動態
第二節 美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發展歷程和特點
一、“二戰”后美國對外直接投資發展的四個階段
二、美國對外直接投資的主要特點
三、美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績效
第三節 德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發展歷程和特點
一、“二戰”后德國對外直接投資發展的三個階段
二、德國對外直接投資的主要特點
三、德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績效
第四節 日本對外直接投資的發展歷程和特點
一、“二戰”后日本對外直接投資發展的四個階段
二、日本對外直接投資的主要特點
三、日本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績效
第五節 啟示與借鑒
一、跨國經營應當以企業經濟技術實力為基礎
二、投資產業和區位選擇應當遵循比較優勢原則
三、企業“走出去”要堅持市場化、商業化原則
第三章 全球國有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發展動態
第一節 全球國有企業發展簡況
第二節 國有股公司跨國經營的主要特征
一、國有股公司大多集中在公共事業和基礎設施行業
二、國有股公司的國際化程度逐步提高
三、跨國并購逐漸成為國有股公司對外投資的重要方式
四、國有股公司的經營效率低于非國有股公司
五、發展中經濟體的國有股公司“走出去”步伐相對緩慢
六、主權財富基金開始在跨國直接投資中發揮重要作用
七、政府支持、鼓勵和助推國有股公司跨國擴張
第三節 我國國有企業對外直接投資概況
一、國有企業在我國對外投資中的地位
二、國有企業對外投資方式
三、國有企業對外投資的行業特點
第四節 國有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發展趨勢
一、國有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行業特色將更加鮮明
二、產權和公司治理結構改革將促進國有企業對外直接投資
三、國有企業對外直接投資動機更趨多元化
四、跨國并購的重要性將明顯上升
五、國有企業對外投資面臨長期的政策制約
第四章 我國國有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財務績效
第一節 基于部分調查研究資料的初步分析
第二節 國有企業對外投資績效的基本情況
第三節 對外投資活動對企業總體經營績效的影響
第五章 對外直接投資績效的非線性效應
第一節 現有研究結論
第二節 非線性效應估計
一、統計描述
二、模型估計
第三節 主要結論
第六章 對外直接投資的規模經濟效應
第一節 現有研究結論
第二節 企業的規模效應估計
一、模型選取
二、模型估計
第三節 跨國投資對企業規模經濟狀態的影響
第四節 主要結論
第七章 對外直接投資的逆向技術外溢效應
第一節 現有研究結論
第二節 對外直接投資與人力資本積累
第三節 對外直接投資與技術創新績效
第四節 主要結論
第八章 政策建議和對策措施
第一節 國家層面的政策建議
一、優化“走出去”政策
二、強化政府的公共服務職能
三、深化國有企業產權改革
四、建立國有企業良好的公司法人治理
五、加強國有企業對外投資監管
第二節 企業層面的對策措施
一、審慎地作出對外投資決策
二、選擇恰當的跨國進入方式
三、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四、提高國際公共關系管理能力
五、大力培養和引進國際化人才
六、優化境外投資企業的股權結構
七、學會做全球化的“企業公民”
參考文獻
索引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