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鹖冠子》是一部先秦子書。自唐代被視為偽書后,一直被學界忽視。馬王堆帛書出土后,它重新回到學者的研究視野。 本書有以下兩個研究重點: 一是論證了被柳宗元批評為偽書的《鹖冠子》的真實文本性質與歷史地位。本書分上下兩編研究。上編就《鹖冠子》19篇中的12篇考證其成篇年代、學派歸屬、思想主干;下編綜合研究,主要從鹖冠子與《鹖冠子》的關系、《鹖冠子》的形上學與其在先秦漢初道家史中的地位、鹖冠子的理想政治論三個方面來論述。本書的研究結論修正了一些過去學界的固有意見,對推動先秦思想史研究有積極的作用。 二是本書以《鹖冠子》作為戰國時期子、書關系的范例進行研究,可進一步厘清兩者關系,對當前研究先秦思想史尤其是子、書關系具有重大的參考價值(當前學者研究出土文獻,常常臆測及“按號入座”,論述不精細。本書在子、書關系書這方面研究可作為典范)。
緒論
上編分篇研究
第一章“五至”等論及其與秦代思潮的關系——《博選》篇研究
第二章儒士處亂世,絕豫無由——《著!菲芯
第三章鞏固君權:圣王施政及理想政治論——《天則》篇研究
第四章儒家選賢服仁,一成王業說——《道端》篇研究
第五章鹖冠子的軍事思想——《近迭》篇、《兵政》篇研究
第六章鹖冠子的理想政治論:成鳩氏之治——《王》篇研究
第七章泰一政治理念與成篇于漢武帝時論——《泰鴻》篇研究
第八章神圣的精神修養與禪讓、傳子并存說——《泰錄》篇研究
第九章《世兵》非抄襲《鳥賦》辨,兼論用兵之道——《世兵》篇研究
第十章鹖冠子的九道說與仁義觀 ——《學問》篇研究
第十一章解蔽知道,三才致勝——《天權》篇研究
下編綜合研究
第十二章論鹖冠子與《鹖冠子》的關系
第十三章《鹖冠子》的形上學與其在先秦漢初道家的地位
第十四章鹖冠子的理想政治論與其理論淵源
結論
附錄一論《鹖冠子》與管子、《管子》的關系
附錄二與漢學家葛瑞漢商榷《鹖冠子》書
附錄三《鹖冠子》敦煌本上卷注研究
附錄四鹖冠子教育思想新論
附錄五陸佃《鹖冠子解》思想研究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