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的未來》為作者獲獎專著《新聞業(yè)的救贖》的姐妹篇。作為新聞專業(yè)性和公共性的信奉者、研究者和訴說者,作者在這部新著中,超越新聞業(yè)本身的救贖,深入討論了媒介化和“后真相”語境下新聞與社會發(fā)展的理論與實踐困境,以及新聞作為公共服務體制存在的必要性與緊迫性,并通過解析科技革命、社會現(xiàn)實和新聞理想之間的復雜關系與沖突,思考和把握新聞的未來脈絡與前景。全書圍繞兩大主題展開,即新聞的智商(原則與理論)和情商(形式與風格),話題包括新聞荒漠化的原因與后果、數(shù)字新聞烏托邦的幻滅、新聞的感性回歸、智能新聞與公共性等。該書秉承作者一貫的“理性思考、感性表達”的學術理念和行文風格,前后兼及,中西并包,文筆雋永,瀟灑自如,使堅硬的理論變得敏感和柔軟,風趣幽默而不失嚴謹深刻。
彭增軍,河北沙河人,浙大寧波理工學院特聘三江學者,武漢大學珞珈學者講座教授、媒體發(fā)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國際華萊塢學會(World Huallywood Academy)理事長,美國圣克勞德州立大學(St. Cloud State University)大眾傳播系終身教授。國內(nèi)先后畢業(yè)于南開大學外文系、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系,后留學美國密蘇里新聞學院,獲碩士、博士學位。曾任中國對外新聞周刊《北京周報》(Beijing Review)記者、編輯部主任、執(zhí)行總編,“和訊網(wǎng)”新聞總監(jiān),美國《密蘇里人報》記者,美國國家健康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訪問研究員等。 主要研究領域為新聞學理論與方法、媒介變革與社會發(fā)展、國際傳播等。最近出版的兩部中文著作為《媒介內(nèi)容分析法》和《新聞業(yè)的救贖:數(shù)字時代新聞生產(chǎn)的16個關鍵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