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歐主編的《多參數監護儀原理與實踐》基于 典型電生理測量儀器——多參數監護儀,從電生理測量原理、多參數監護儀硬件設計、嵌入式監護系統、 多參數監護儀軟件設計、多參數監護儀性能檢測與型式試驗、多參數監護儀教學平臺和實驗設計等方面進 行了闡述,為醫用電子儀器的教學和開發搭建了一個 良好的平臺。
《多參數監護儀原理與實踐》具有實用性、適用面廣的特點。適用于醫用電子儀器相關專業學生和醫 療電子儀器從業人員學習參考。
李曉歐主編的《多參數監護儀原理與實踐》基于典型電生理測量儀器——多參數監護儀,從電生理參數測量原理、多參數監護儀硬件設計、嵌入式監護系統、多參數監護儀軟件設計、多參數監護儀性能檢測與型式試驗、多參數監護儀教學平臺和實驗設計等方面進行了闡述,為醫用電子儀器的教學和開發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平臺。本書的特點是全面系統地介紹了多參數電生理測量原理,所介紹的醫用監護系統軟硬件設計方法均為目前的主流技術,具有實用性;盡量減少復雜的理論敘述,代之以實物演示,解剖電路,分析軟件設計流程,引導讀者扎實掌握多參數監護儀的使用和設計;內容適用面廣,可舉一反三分析其他電生理測量儀器。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監護儀概念
第二節 電生理參數監護技術的發展
一、心電監護技術的發展
二、呼吸監護技術的發展
三、體溫監護技術的發展
四、無創血壓監護技術的發展
五、血氧飽和度監護技術的發展
六、神經監護的發展
第三節 主要電生理信號的意義
一、心電
二、呼吸
三、體溫
四、血壓
五、血氧飽和度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監護儀概念
第二節 電生理參數監護技術的發展
一、心電監護技術的發展
二、呼吸監護技術的發展
三、體溫監護技術的發展
四、無創血壓監護技術的發展
五、血氧飽和度監護技術的發展
六、神經監護的發展
第三節 主要電生理信號的意義
一、心電
二、呼吸
三、體溫
四、血壓
五、血氧飽和度
第二章 電生理參數測量原理
第一節 心電測量原理
第二節 呼吸測量原理
第三節 體溫測量原理
第四節 無創血壓測量原理
第五節 血氧飽和度測量原理
第三章 多參數監護儀硬件設計
第一節 總體架構
第二節 處理器的選擇
第三節 心電模塊電路
一、心電測量電路
二、呼吸測量電路
三、體溫測量電路
四、A/D轉換電路
第四節 無創血壓模塊電路
一、壓力傳感器
二、前置放大電路
三、A/D轉換電路
四、過壓保護電路
第五節 血氧模塊電路
一、電源保護電路
二、血氧探頭和前置差分放大電路
三、發光管分時驅動電路
四、發光強度控制電路
五、+2.5V參考電壓產生電路
六、A/D轉換電路
第四章 嵌入式監護系統
第一節 嵌入式系統在監護儀中的應用
第二節 嵌入式系統簡介
一、嵌入式系統的概念
二、嵌入式系統的組成
三、嵌入式系統的特點
第三節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統
一、嵌入式Linux
二、嵌入式Linux系統的優勢
三、嵌入式Linux系統的構成
四、嵌入式Linux移植所面臨的挑戰
第四節 ARM體系結構與系統設計
一、ARM體系結構的發展歷史和技術特征
二、ARM體系的處理內核
三、流水線結構
第五節 基于ARM的Linux系統
一、Boot Loader的設計與實現
二、內核和文件系統的實現
第五章 多參數監護儀軟件設計
第一節 系統模塊
一、病例管理
二、歷史回顧
三、系統設置
四、報警設置
五、系統維護
第二節 系統設計
一、系統流程圖
二、系統主要類的設計
第三節 QT/Embedded應用程序開發
第六章 多參數監護儀性能檢測與型式試驗
第一節 性能檢測
一、心電性能檢測
二、呼吸性能檢測
三、體溫性能檢測
四、血壓性能檢測
五、血氧飽和度性能檢測
第二節 型式試驗
一、心電監護設備安全專用要求GB9706.25—2005
二、多參數患者監護設備安全專用要求YY0668—2008
三、自動循環無創血壓監護設備的安全和基本性能專用要求YY0667—2008
第七章 多參數監護儀教學實驗
第一節 設計目標
第二節 功能操作
一、教學平臺硬件介紹
二、教學平臺系統操作
第三節 教學平臺實驗設計
一、硬件部分
二、軟件部分
附錄 多參數監護儀主要電子元器件及電子材料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