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 電視節目“低俗化”與“污名化”:一種文化研究的視角
一、“俗”為何——后現代語境下的雅俗之辯
二、何為“低俗”——電視節目低俗化的界定與爭議
三、低俗“何過”——電視節目低俗化的影響與危害
四、如何“免俗”——電視節目低俗化的管制經驗與抵抗空間
上篇 “聚焦內容”:電視節目低俗化的類型分析與傳統批判
第1章 娛樂化、平民化與電視節目低俗化
一、娛樂節目低俗化:國家、市場與社會力量的博弈
二、新聞節目低俗化:娛樂化背后的收視率陷阱
三、民生類節目低俗化:“越位”與“反越位”
第2章 商業化與電視節目低俗化
一、電視劇低俗化:基于傳播政治經濟學的考察
二、購物節目低俗化:“禁播”背后的利益鏈分析
第3章 全球化與電視節目低俗化
導論 電視節目“低俗化”與“污名化”:一種文化研究的視角
一、“俗”為何——后現代語境下的雅俗之辯
二、何為“低俗”——電視節目低俗化的界定與爭議
三、低俗“何過”——電視節目低俗化的影響與危害
四、如何“免俗”——電視節目低俗化的管制經驗與抵抗空間
上篇 “聚焦內容”:電視節目低俗化的類型分析與傳統批判
第1章 娛樂化、平民化與電視節目低俗化
一、娛樂節目低俗化:國家、市場與社會力量的博弈
二、新聞節目低俗化:娛樂化背后的收視率陷阱
三、民生類節目低俗化:“越位”與“反越位”
第2章 商業化與電視節目低俗化
一、電視劇低俗化:基于傳播政治經濟學的考察
二、購物節目低俗化:“禁播”背后的利益鏈分析
第3章 全球化與電視節目低俗化
一、真人秀節目低俗化:中國語境下的“文化不適應”
二、動畫片低俗化:從“治水之道”看境外動畫的禁播
中篇 “傾聽受眾”:基于青少年主體的電視節目低俗化實證研究
第4章 “免疫力”與“解構力”:青少年與語境變遷下的低俗化
一、“客觀屏蔽”:青少年電視收視習慣的重新審視
二、收視語境的變化:不再傳統地“看電視”
三、青少年的低俗判斷與實際接觸:以娛樂節目為例
四、解讀語境的再解讀:低俗元素的祛魅與解構
第5章 抵抗與收編:電視節目低俗化的青少年亞文化解讀
一、“元素表法”:青少年眼中的電視節目低俗化
二、“去高度”、“去深度”、“去幻象”:青少年媒介接觸亞文化
三、電視節目低俗化對青少年亞文化的影響與收編
四、對抗解讀與自我把關:一種去成人化的分析視角
第6章 被“規訓”與被“保護”:青少年眼中的電視節目管制
一、他者“保護”:青少年的理性思考與選擇接受
二、過分“保護”:管制內容的過度與管制方式的不協調
三、缺乏“保護”:國內政策的空白以及青少年管制需求
下篇 “追問本質”:電視節目低俗化的理性分析與對策探討
第7章 遙控器的背后:變遷中的電視受眾心理及其歷史考察
一、走向市場化:變遷中的受眾觀念及其時代背景
二、電視接受心理的社會屬性分析
三、多元浪潮下的電視接受心理變革
第8章 尋找看不見的手:一種收視“釣魚”的分析視角
一、收視率的現代應用及其爭議
二、媒介經濟時代下的收視“釣魚”現象
三、收視率:“釣魚合法化”的道德之爭
第9章 再談收視率:從量化分析走向質的研究的節目評估
一、收視率:量化的電視節目評價指標體系
二、阿拉伯數字崇拜:對收視率熱的冷思考
三、欣賞指數:以節目品質為導向的滿意度考察
四、“質”“量”之辯:收視率與滿意度的關系研究
第10章 “他山之石”:電視節目低俗化的中外比較與借鑒
一、管制措施的對比——中國式管制的客觀限制
二、管制理念的對比——中國式管制的困惑與爭議
三、照搬抑或參照——中美兩國反電視節目低俗化措施比較
四、國外優秀經驗借鑒——中國式管制未來的發展方向
結語 超越電視:從媒介進化再看新媒體低俗化
一、不只是電視:愈演愈烈的新媒體低俗之風
二、媒介技術發展——解釋低俗化的可行視角
三、媒介技術對于低俗化成因普遍觀點的質疑與解讀
四、“媒介技術論?”:新媒介環境下低俗化的成因及其作用機制
參考文獻
索引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