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定 價:¥168
中 教 價:¥104.16 (6.20折)促銷
庫 存 數: 2
叢 書 名:生物材料科學與工程叢書/王迎軍總主編國家出版基金項目
本書為生物材料科學與工程叢書之一。生物醫學材料生物相容性是指生命體組織與非生命材料交互影響而產生合乎要求響應的性能,是貫穿生物醫學材料研究的主題。本書以生物醫學材料與機體的表面界面行為以及植入材料釋放物與機體成分的相互作用與應答為主線,系統介紹生物醫學材料在生理環境下的材料反應與宿主反應,重點分析生物醫學材料血液反應、組織反應和免疫反應產生的機制及對機體的影響。為便于讀者理解和掌握,全書分九章從生物醫學材料應用的生理環境、材料在體內的物質釋放與代謝、材料表面蛋白質吸附與細胞黏附、材料導致的凝血與溶血、材料的毒性及免疫反應作用原理、分子信號異常激活等角度進行分析與闡述,既強調內容的基礎性與規范性,更注重對**研究成果的吸收和介紹,以期對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進行深入的理解。
目錄總序前言第1章 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概述 11.1 生物醫學材料概述 11.1.1 生物醫學材料定義 11.1.2 生物醫學材料分類 21.1.3 生物醫學材料應用 71.2 生物醫學材料應用的生理環境 101.2.1 細胞與細胞內液 101.2.2 血液與組織間隙液 131.3 生物醫學材料基本性能要求 151.3.1 生物醫學材料的生物功能性 151.3.2 生物醫學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161.4 生物醫學材料宿主反應概述 181.4.1 血液反應 191.4.2 組織反應 201.4.3 免疫反應 20參考文獻 21第2章 生物材料的表面界面行為 232.1 材料表面結構與表面性質 232.1.1 固體表面結構 242.1.2 固體表面性質 292.1.3 固體表面間力 352.2 材料表面吸附與界面黏附 382.2.1 吸附現象與吸附類型 382.2.2 固體表面吸附理論 392.2.3 固液吸附與固固黏附 422.3 生物材料表面特征與界面行為 442.3.1 材料表面性能與生物相容性 442.3.2 材料表面特征及生物學意義 45參考文獻 48第3章 植入材料在生理環境中的物質釋放 493.1 生物材料體內降解及物質釋放機制 493.1.1 金屬材料的腐蝕與磨損 503.1.2 無機材料的溶解與降解 523.1.3 高分子材料的降解途徑 533.2 生物材料降解的影響因素 553.2.1 生理環境因素 553.2.2 材料屬性因素 573.3 典型植入材料在生理環境中的降解 613.3.1 典型金屬生物材料的體內磨損與腐蝕行為 613.3.2 典型無機生物材料的體內溶解與離子交換 653.3.3 典型醫用高分子材料在生理環境中的降解 673.3.4 生理環境中復合生物醫學材料的降解行為 753.4 植入材料釋放物在體內的代謝 773.4.1 機體正常識別物質的體內代謝行為 773.4.2 非機體必須溶出物的體內代謝行為 82參考文獻 85第4章 生物材料表面對血漿蛋白的吸附 874.1 材料表面的蛋白質吸附過程 874.1.1 單一蛋白質吸附 884.1.2 蛋白質競爭吸附 894.2 材料表面蛋白質吸附的影響因素 904.2.1 材料表面性質對蛋白質吸附的影響 914.2.2 蛋白質性質對材料表面吸附的影響 954.3 材料表面蛋白質吸附的研究方法 964.3.1 常用的研究方法 964.3.2 蛋白質組學分析 974.3.3 分子模擬 994.4 蛋白質吸附對材料生物相容性的影響 1014.4.1 蛋白質吸附對細胞黏附和生長的影響 1014.4.2 蛋白質吸附對材料血液相容性的影響 1024.4.3 蛋白質吸附對材料免疫反應的影響 103參考文獻 104第5章 生物材料表面的細胞黏附與鋪展 1095.1 材料表面細胞黏附與鋪展的生物學意義 1095.1.1 細胞黏附與黏附分子 1105.1.2 細胞鋪展與骨架形變 1105.1.3 細胞黏附與鋪展的力學參數測量 1115.1.4 細胞在材料表面黏附與鋪展的生物學意義 1125.2 材料表面特性對細胞黏附與鋪展的影響 1135.2.1 表面拓撲形貌的影響 1145.2.2 材料表面電荷的影響 1155.2.3 材料表面潤濕性影響 1165.3 材料表面細胞黏附與鋪展的分子基礎 1175.3.1 細胞外基質 1175.3.2 細胞黏附分子 1185.3.3 材料表面細胞黏附的分子效應及過程 1215.4 基于細胞黏附與鋪展理論的表面改性技術 1225.4.1 材料表面改性的分類 1235.4.2 表面改性對細胞黏附與鋪展的影響 124參考文獻 127第6章 凝血、溶血與血栓 1296.1 血液成分及其生理特性 1296.1.1 血液的組成與生理功能 1296.1.2 血液的理化特性 1336.2 正常機體凝血與抗凝血平衡 1346.2.1 凝血系統 1356.2.2 體內生理凝血機制 1366.2.3 抗凝血系統 1376.2.4 纖溶系統 1386.2.5 凝血與抗凝血平衡調節 1386.3 血液與材料的相互作用 1396.3.1 生物材料對凝血的影響 1396.3.2 生物材料對溶血的影響 1406.3.3 血栓形成 141參考文獻 143第7章 生物材料的毒性效應 1447.1 生物材料的毒性作用 1447.1.1 生物材料毒性概述 1447.1.2 材料與組織相互作用 1467.1.3 材料與血液相互作用 1477.1.4 材料與免疫系統相互作用 1487.2 醫用金屬的潛在毒性 1497.2.1 金屬劑量與毒性效應的關系 1507.2.2 醫用金屬的毒性分子機制 1507.2.3 人體必需金屬元素的功能與毒性 1527.2.4 金屬對機體不同系統的潛在毒性 1547.2.5 可降解醫用金屬材料的潛在毒性效應 1577.3 生物陶瓷的潛在毒性 1587.3.1 生物陶瓷毒性的產生途徑 1587.3.2 生物陶瓷的毒性機制 1597.3.3 常見醫用生物陶瓷的毒性效應 1607.4 醫用聚合物的潛在毒性 1607.4.1 聚合物毒性的來源 1607.4.2 常用醫用聚合物的毒性 1617.5 生物材料毒性評價的依據和方法 1657.5.1 生物學評價的基本原則和風險管理 1657.5.2 生物學試驗項目選擇及生物風險評估中需要考慮的終點 167參考文獻 170第8章 生物材料的免疫學反應 1768.1 人體免疫系統與免疫反應 1768.1.1 免疫系統 1768.1.2 免疫反應 1778.2 生物醫學材料免疫應答的基本過程 1798.2.1 生物醫學材料免疫機制 1798.2.2 生物醫學材料免疫應答過程 1808.3 炎癥與異物反應 1828.3.1 炎癥的概念 1828.3.2 炎癥的病理變化 1848.3.3 炎癥的表現與分類 1868.3.4 炎癥的結局 1878.3.5 生物材料引起的異物反應 1898.4 致畸與致瘤反應 1898.4.1 致畸性 1898.4.2 材料致瘤的基本發展過程 1928.5 針對免疫反應的生物材料改性策略 1968.5.1 基于表面粗糙度和剛度的生物醫學材料改性 1968.5.2 基于材料表面形貌的生物醫學材料改性 1968.5.3 基于材料大小形狀的生物醫學材料改性 1978.5.4 基于材料表面化學的生物醫學材料改性 1988.6 生物醫學材料的免疫調節作用 1998.6.1 生物材料免疫調節在腫瘤治療中的應用 1998.6.2 生物材料免疫調節在器官移植中的應用 201參考文獻 202第9章 生物材料的力學相容性 2079.1 生物醫學材料的力學性能 2079.1.1 生物材料力學性能及其評價方式 2089.1.2 不可降解金屬材料的力學性能 2109.1.3 可降解金屬材料的力學性能 2149.1.4 聚合物的力學性能 2189.2 植入材料力學性能的生物學意義 2219.2.1 心血管系統植入材料力學性能的生物學意義 2219.2.2 骨修復材料力學性能的生物學意義 2229.3 力刺激信號傳導與細胞反應機制 2239.3.1 細胞骨架系統及其力學穩定性 2249.3.2 細胞基質和細胞間的相互作用 2249.3.3 細胞應力調控的信號轉導 224參考文獻 225關鍵詞索引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