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傳統音樂文化底蘊深厚、源遠流長,彰顯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傳統音樂作為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千來人民積累和沉淀的藝術智慧,優美的音符記錄了各個地區、各個民族群眾的思想和感,匯集成了千姿態、千變萬化的音樂形式,深深地扎根于傳統文化土壤之中,得到了延續和發展。探尋音樂教育對于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能,將加強和完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也一步深化學校音樂教育對于傳統文化的應用與實踐,從音樂教育改革和傳統文化傳承角度來看,具有深刻的實踐意義和研究價值。
本書在傳統文化的背景下,對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基礎理論和構成體行了介紹,讓讀者對中國傳統文化有了較為全面的認知,然后對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承展行分析,具括對傳統民間歌舞、傳統曲藝藝術,傳統戲曲藝術,還有傳統器樂與傳統音樂的傳承和發展的相關介紹。后本書對基于美學理論下的中國傳統音樂在大學美育的實行了探索。本書為中國傳統音樂傳承發展和美育價值研究做好充足的準備,以更加開闊與長遠的眼光看待傳統音樂的發展,并且對一些傳統音樂的研行了詳細的解析,使讀者易讀易懂不失趣味。整體來說,這是一本的理論著作。
在本書的寫作過程中,雖然努力做到精雕細琢、精益求精,但是由于知識和驗的局限,書中不足之處在所難免,懸請讀者批評、指正,以使我們的學術水平不斷提高,不勝感激。本書參考借鑒了很多專家、學者的書籍并借監了他們的一些觀點,在此,對這些學術界前輩深表感謝!
章中國傳統音樂文化概述
節中國傳統音樂的概念和特征
一、中國傳統音樂的基本界定
中國傳統音樂是指中華用本民族所固有的形式及方行創造的具有本民族文化形態特征的音樂,其含歷史沉淀傳承下來的代作品以及當代具有本民族文化形態特征的音樂作品。
中國傳統音樂在數千年的歷史積淀中,形成了本民族的區別于其他國家文化體系的規律和特點。無論是基本的樂學理論還是上升到更大范圍的形態特征,都有其自己的規律與法則。這些規律也成為中國傳統音樂區別于他國民族傳統音樂的重要標志。
二、中國傳統音樂的屬性特征
(一)傳承性與
傳統音樂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其具有極強的傳承性。當某種音樂作品誕生后,或是某種音樂風格形成后,就會在特定區域環境內代代傳承,并在傳承的過程中逐漸根據人們的生活改變。
1.傳承方式
(1)書面傳承與口頭傳承
書面傳承是指通過記譜行傳承的傳承方式。中國傳統音樂體系當中,記譜法的樣式有:琴字譜、減字譜、唐代敦煌譜以及其他因時因地因用而相繼創造使用的工商譜、工尺譜、西安樂譜、笳樂譜、鑼鼓譜等。記諧法的種類繁多,但大部分都是以極簡的骨干音方式記譜,譜簡腔繁,譜面與實際演奏效果有較大出人,實際的演奏效果在譜面上無法真實還原并呈現。只有通過師徒之間口傳心授的方式,才能領悟其中所蘊含的精髓。因此,口頭傳承成為民間音樂的主要傳授方式,同樣也作為書面傳承的必要充,為發揮傳承者的創造力提供了便利條件。
(2)官方傳承與民間傳承
禮樂相依是我國歷代統治者治國的重要思想,而音樂一直以來都是教化人民的重要工具。為此,歷朝歷代都設有官方的音樂機構來對代音行整理,并對當時的音行管理,開設官方的音樂機構早可追溯至周代,大司樂作為周朝的音樂機構,掌握著音樂教育和執行禮樂的職能。漢代時期,出現了專門搜集整理民間音樂的音樂機構一一樂府。這些音樂機構的設置有力地推動了中國傳統音樂的繼承和發展。但不容忽視的是民間的傳承渠道,各階層的人民群眾在社會生活中所產生的音樂流派和音樂作品,繼續在社會生活中作為他們共同思想感的流露而被廣泛流傳。同時,即使是官辦音樂機構人員,也常會因為一些被動原因而流散于人間,使雅樂、燕餉音樂在民間以多種變化形式傳承。
(3)專業傳承與業余傳承
所謂專業性的傳承,指對那些專業的、高超的音樂技能和藝術傳承。在近代,一些專職的賣藝人群屬于專業傳承的范疇。他們以歌舞、曲藝為業,為所熱愛的音樂事業付出了一生,有力地推動了傳統音樂的繼承與發展。與此同時,民間各階層的群眾在工余閑暇,以傳統音樂的演奏、演唱為消遣,陶冶性,自娛的同時娛樂他人,也為傳統音樂的傳承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2.“移步不換形”的特點
“移步不換形”早出自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之口,黃鵬先生借用此話來對中國傳統音樂的傳承規行描述。他認為:“傳統音樂根據口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