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全面聚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階段應警惕的問題——資源從生產率較高產業逆向轉移到生產率較低產業的 “逆庫茲涅茨化”,該問題作為產業結構調整中的重大風險而存在,必須加以防范與化解。主體內容分為六大部分,共八個章節。理論與文獻綜述部分包括產業結構變遷的研究動態,以及“逆庫茲涅茨化”問題的理論溯源與相近研究;背景部分介紹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階段的經濟發展特征、歷史任務,以及“逆庫茲涅茨化”問題產生的背景;現實考察部分包括我國產業政策與產業結構合理化現狀,以及“逆庫茲涅茨化”的特征事實——零散事實和整體事實;理論分析部分,分別按照城鄉分割視角和服務業擴張視角分析“逆庫茲涅茨化”的顯性問題:“農民工回流”與勞動力從實體經濟中轉出(從工業轉移到服務業),以建模和扎根理論案例分析法來揭示形成機制和啟示對策思路;實證分析部分通過多種統計和計量方法進行“逆庫茲涅茨化”的風險評估與效應測算。結論與對策建議部分。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階段的歷史任務對接,根據理論分析和實證檢驗的結果,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