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鹽亭縣委黨校專家學術叢書·理論教學與探索:陳明自選論文集》分上編、中編、下編和外編。作品寫作時間跨度為20世紀80年代初至今;內容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建設、黨的建設、黨校教學與管理以及教學輔導稿;按發表(或學術年會交流)的時間順序編輯。
陳明,四川省鹽亭縣人,中共鹽亭縣委黨校、鹽亭縣行政學校高級講師。曾任中共鹽亭縣委黨校、鹽亭縣行政學校副校長。現任四川省社會主義社會辯證法學會理事,綿陽市黨校鄧小平理論研究會副會長,綿陽市政治經濟學會、綿陽市哲學學會常務理事,鹽亭縣嫘祖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
上編 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建設研究
生產力標準及其直接的決定意義
改革內部分配制度實現利潤穩定增長
規模經營養殖業是丘陵地區農民致富的基本選擇
加入WTO與信用建設
更新計劃觀念,搞好宏觀調控
淺淡“百業經商”的危害及治理
論社會主義企業中人的動力的正確運用
破除傳統經濟舊觀念樹立市場經濟新觀念
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與培養企業家隊伍
西部大開發應當樹立的新觀念
加入WTO與重視商品國際價值的生產
簡論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推進國企改革
開啟創造財富的閘門讓一切創造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關于搞好農業生產結構調整的幾點思考
關于“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恩考
用科學發展觀指導新農村建設
實施“兩化”互動總體戰略推進縣域經濟跨越式發展
毛澤東抗戰時期經濟思想初探
簡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
淺析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
以人為本及其在科學發展觀中的核心地位
關于進一步解放思想的思考
新時期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考
簡析中國共產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淺談人民監督員制度的現實功能及完善
關于建立紀檢監察機關人民監督員制度的思考
把學習社會主義理論同學習政治經濟學結合起來
堅定社會主義方向和共產主義理想
唯物辯證地看待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試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推進文化又好又快發展
試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時代背景
強化法律監督職能服務和諧社會建設
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
利用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資源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
簡論生態經濟強縣建設
中編 黨的建設
為經濟建設選拔和培養優秀人才
大力發展黨內民主,扎實推進黨的建設
簡論發展黨內民主
淺析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特點
簡論馬克思主義統一戰線理論在中國的發展
論科學發展觀與統一戰線工作
關于建立黨員“長期受教育,永葆先進性”的長效機制的思考
論毛澤東廉政建設思想的特色
淺析鄧小平廉政建設思想
下編 黨校工作研究
關于黨校教師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思考
黨校教育要為農村服好務
以黨校為陣地搞好國防教育
淺談黨校教育為經濟建設服務
按黨校工作條例辦好黨校
外編 教案精選
牢固樹立辯證唯物主義觀點自覺執行黨的思想路線
后記
《中共鹽亭縣委黨校專家學術叢書·理論教學與探索:陳明自選論文集》:
加入WTO,要求我們必須加強信用建設。但是,從目前看來,我國的信用情況還不容樂觀。據調查顯示,失信僅次于腐敗,已經成為阻礙經濟發展的第二大因素。具體說來,信用失信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生產領域制假售假防不勝防。不法廠商為追逐自身利益,制假販假,以假充真,欺騙他人。仿制他人商品、冒充知名品牌,規模大、影響廣、危害深,已經達到無法容忍的地步。據《中國工商報》載:2000年,僅工商行政管理系統查處制售假冒偽劣案件23.05萬起,比1999年增長36.86%;查獲各種假冒偽劣商品總值38.81億元,比1999年增長95.6%;全國共搗毀制假窩點5.16萬個。這些觸目驚心的數字說明,今天相當一部分企業在生產環節上信用經營觀念嚴重淡化,喪失了基本的經營道德。
二是流通領域貸款和債務拖欠十分嚴重。在商業流通部門,合同履約率低,出爾反爾、毀約、違約、欺詐簽約、惡意騙約等行為頻頻出現。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每年訂立合同有40億份左右,但合同的履約率只有50%。另據國家工商局統計,截至2000年11月底,全國各地共查處欺詐等違法合同案件5.2萬件,涉及金額51億元。在金融領域,目前最突出的問題是國有企業欠貸不還,貸款不還息。上市公司想方設法“巧取豪奪”。雖然國有企業還沒有墮落到靠制假售假生存的地步,但愈演愈烈的惡意欠債逃債的失信現象不可忽視。據資料介紹,企業逾期的應收賬款占貿易額的比重這一指標,在完善的市場經濟國家中僅僅是0.25%-0.5%;而我國目前超過5%,其水平是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的10到20倍。銀行貸款利息收息率不到70%,除了惡意欠債和不還息外,惡意逃債的現象也日漸嚴重。一些企業通過假破產惡意逃債的規模已經由過去的幾百萬上升到幾億元甚至十億元的水平。還有一些企業不按中央政策要求辦事,變著法子債轉股。結果,債轉股后有的不能兌現回購股權的協議;有的還無法支付利息,償還貸款,這種行為對金融市場的破壞作用很大。在發達的市場經濟中,上市公司被稱為公眾公司,受到廣泛的社會監督,其信用要求大大高于其他全業,但我國上市公司社會監督較差。一些上市公司制造虛假利潤,騙取上市資格,串通莊家做市,欺騙小股東利益;還有一些上市公司的大股東利用手中權力與法制的漏洞,瘋狂占有上市公司的資金、貨物,最后導致上市公司虧損,甚至瀕臨摘牌。
三是分配領域偷稅漏稅現象十分嚴重。具體表現在:一些地方越權違規批準減、免、緩稅;隨意改變稅收征管范圍,混淆稅款入庫級次;擅自應征不征稅款,不按規定加收滯納金;違規代征代扣手續費,截留或挪用國家稅收;瞞報欠稅稅額;納稅人偷漏稅、抗稅、騙取出口退稅、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等。據國家審計署的材料透露,國家稅務總局嚴格執行審計決定,2000年已補征,追繳稅款25.54億元,調整入庫級次3.21億元。在對地方稅務部門的審計中,山東、吉林、河北、上海等21個省(市)查出應征未征稅款21.60億元;山西、江蘇、陜西等6個省(市)查出稅收會計報表反映不實11.90億元;吉林、陜西、重慶等6個省(市)查出違規提取經費和代征代扣手續費7694萬元;青島、福建等5個地區查出國庫辦理入庫不及時、延壓稅款3.23億元。至于明顯偷稅已成為媒介的報道題材,虛開增值稅發票等已在某些地區演變成為“騙稅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