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目的地服務與管理》根據新時代旅游目的地發展需要,以旅游目的地服務與管理為核心,對相關知識進行梳理,在介紹相關概念和理論的基礎上,對旅游目的地接待服務、游覽服務、公共服務、營銷管理、品牌形象管理、節事活動管理、安全管理、環境資源管理、智慧旅游目的地服務與管理、新時代的旅游目的地管理進行系統的闡述,反映旅游目的地服務與管理的新發展。 《旅游目的地服務與管理》注重知識的科學性與前沿性,深入挖掘思政元素,緊緊圍繞新時代旅游背景,及時補充新知識和新成果。 《旅游目的地服務與管理》既可作為普通高等院校旅游管理類各專業的通用教材,也可作為各級旅游管理部門、旅游目的地管理人員和旅游企業管理人員的參考用書。
知識的科學性與前沿性,深入挖掘思政元素,緊緊圍繞新時代旅游背景,及時補充新知識和新成果。
旅游是人類認識新鮮事物和探索未知世界的重要途徑,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十四五時期我國將全面進入大眾旅游時代,旅游將逐步生活化和常態化,旅游業發展方式也將由規模速度發展向質量效益提升轉變。與此同時,旅游市場的散客化、個性化、自助化發展趨勢越來越明顯,全域旅游、智慧旅游迅速崛起。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旅游學的研究從旅游要素轉向旅游目的地發展,提升旅游目的地服務質量,有利于對旅游目的地進行系統化和專業化的管理,這也是促進我國旅游業提檔升級的關鍵所在。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國發〔2009〕41號)明確提出,旅游業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的定位,特別是隨著全域旅游、鄉村振興、文旅融合等發展戰略的提出,旅游業已進入全面發展階段。《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國發〔2021〕32號)也明確提出,突出重點,發揮優勢,打造和建設一批特色旅游目的地,努力實現旅游業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2022年,旅游業內容首次被列入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報告中,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并要求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體現了黨和國家對旅游業的重視,為中國旅游發展指明了方向。由此可見,旅游業的強勁發展對旅游目的地的服務與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為了培養旅游目的地服務與管理人才,我們編寫了教材《旅游目的地服務與管理》。本書融新穎性、前沿性與創新性,融理論性、實踐性及趣味性為一體,注意挖掘思政元素,緊緊圍繞新時代旅游背景,及時補充新知識、新技術和新成果。各章均設有學習目標、案例導引、內容小結和復習思考題,并附有大量可供研究討論的案例、拓展知識和知識鏈接,力求重點突出、內容新穎、體例嚴謹。
本書主編祝招玲,副主編馬云馳和徐艷紅,均為佳木斯大學教師。祝招玲負責本書的籌劃和統稿,并編寫第一章、第二章、第六章、第八章、第九章;馬云馳負責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十章的編寫;徐艷紅負責第七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的編寫。全書由祝招玲、馬云馳、徐艷紅共同審稿。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引用了大量國內外學者的相關研究成果,在此表示深深的謝意,如有遺漏者,請接受我們誠摯的歉意。
本書既可作為普通高等院校旅游管理類各專業的通用教材,也可作為各級旅游管理部門、旅游目的地管理人員和旅游企業管理人員的參考用書。由于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會存在疏漏,敬請讀者批評指正。反饋郵箱:shim@tup.tsinghua.edu.cn。
祝招玲
2023年7月
第一章 旅游目的地導論 001
第一節 旅游目的地概念 002
一、國外學者對旅游目的地的界定 002
二、國內學者對旅游目的地的界定 002
三、旅游目的地概念的界定 003
四、旅游目的地相關概念 004
第二節 旅游目的地構成 005
一、旅游目的地構成條件 005
二、旅游目的地構成要素 005
三、旅游目的地利益相關者 008
第三節 旅游目的地分類及基本特征 009
一、旅游目的地分類 009
二、旅游目的地基本特征 014
第四節 我國旅游目的地發展過程及發展趨勢 015
一、我國旅游目的地資源利用過程 015
二、我國旅游目的地結構體系發展過程 016
三、我國旅游目的地發展趨勢 017
本章小結 023
第二章 旅游目的地服務與管理概述 024
第一節 服務與旅游服務 025
一、服務的內涵及特征 025
二、旅游服務的概念及特點 026
三、旅游服務體系的構成 027
四、旅游服務體系的建設 031
第二節 旅游目的地服務概述 032
一、旅游目的地服務概念 032
二、旅游目的地服務體系構成 032
三、旅游目的地服務體系特征 034
四、旅游目的地服務體系建設影響因素 035
第三節 旅游目的地管理概述 036
一、旅游目的地管理概念 036
二、旅游目的地管理原則 036
三、旅游目的地管理內容 038
四、旅游目的地管理手段 041
本章小結 043
第三章 旅游目的地接待服務 044
第一節 旅游目的地住宿服務 045
一、旅游目的地住宿服務概述 045
二、旅游目的地住宿服務要求 046
三、旅游目的地住宿服務的流程 047
第二節 旅游目的地餐飲服務 050
一、旅游目的地餐飲服務概述 050
二、旅游目的地餐飲設施類別 051
三、旅游目的地餐飲設施建設 051
四、旅游目的地餐飲服務要求 052
第三節 旅游目的地交通服務 053
一、旅游目的地交通服務概述 053
二、旅游交通通道建設 054
三、旅游交通節點建設 055
四、旅游交通服務建設 057
五、旅游目的地交通服務管理原則 058
第四節 旅游目的地購物服務 059
一、旅游目的地購物服務概述 059
二、旅游目的地購物場所 059
三、旅游目的地購物環境 060
四、旅游目的地購物服務管理 061
第五節 旅游目的地集散中心服務 062
一、旅游集散中心的概念 062
二、旅游集散中心類型 063
三、旅游集散中心的功能 064
本章小結 064
第四章 旅游目的地游覽服務 065
第一節 旅游目的地標識系統 066
一、旅游目的地標識系統概念 066
二、旅游目的地標識系統構成 066
三、旅游標識基本功能 068
四、旅游標識系統的設置原則 069
五、旅游標識構成要素 069
第二節 旅游目的地解說服務 070
一、旅游解說服務概念 070
二、旅游解說服務的分類 070
三、旅游解說服務的功能 071
四、旅游解說系統構建原則 072
五、旅游解說服務管理的重點 072
第三節 旅游目的地投訴服務 072
一、游客投訴的原因分析 073
二、游客投訴心理分析 073
三、游客投訴的受理 074
本章小結 076
第五章 旅游目的地公共服務 077
第一節 旅游目的地公共服務概述 078
一、旅游公共服務的內涵 078
二、旅游目的地公共服務內容 079
三、旅游目的地公共服務特征 081
四、旅游目的地公共服務管理措施 081
第二節 旅游目的地公共信息服務 083
一、旅游目的地公共信息服務概念 083
二、旅游目的地公共信息服務類型 084
三、旅游公共信息服務提升對策 085
第三節 旅游目的地便民惠民服務 087
一、便民惠民服務與設施 087
二、惠民休憩環境 089
三、旅游惠民政策 090
四、提升旅游便民惠民服務策略 091
第四節 旅游目的地行政服務 092
一、旅游行政監管 092
二、旅游者權益保障 094
本章小結 097
第六章 旅游目的地營銷管理 098
第一節 旅游目的地營銷管理概述 099
一、旅游目的地營銷及營銷管理概念 099
二、旅游目的地營銷管理框架 099
三、旅游目的地營銷管理原則 100
第二節 旅游目的地營銷環境分析 101
一、宏觀環境分析 101
二、微觀環境分析 108
第三節 旅游目的地市場細分 110
一、旅游目的地市場細分的基礎 111
二、旅游目的地市場細分指標 111
三、分析和評價細分市場 114
第四節 旅游目的地目標市場選擇 115
一、旅游目的地目標市場選擇模式 115
二、旅游目的地目標市場營銷策略 117
三、旅游目的地目標市場營銷應注意的其他因素 119
第五節 旅游目的地營銷組合策略 119
一、營銷組合的4P策略 119
二、營銷組合的4C策略 120
三、營銷組合的4R策略 120
四、營銷組合的4S策略 121
五、營銷組合的4V策略 121
六、營銷組合的4I策略 122
第六節 旅游目的地新媒體營銷管理 122
一、新媒體營銷運營模式 123
二、旅游目的地新媒體營銷的主要形態 123
三、旅游目的地新媒體營銷的創新 124
本章小結 125
第七章 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管理 126
第一節 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內涵 127
一、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概述 127
二、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特點 127
三、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管理原則 128
第二節 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定位 130
一、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定位步驟 130
二、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定位原則 131
三、旅游品牌形象定位方法 132
第三節 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塑造 134
一、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塑造原則 134
二、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塑造方法 135
第四節 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傳播 141
一、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傳播的原則 141
二、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傳播的途徑 142
三、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傳播的策略 146
本章小結 146
第八章 旅游目的地節事活動管理 148
第一節 節事活動概述 148
一、節事活動的界定 149
二、節事活動的分類 149
三、節事活動的特點 151
四、國際著名節事活動 152
第二節 旅游目的地與節事活動 154
一、節事活動對旅游目的地的優化作用 154
二、節事活動對旅游目的地產生的聯動效應 155
三、節事活動對旅游目的地的負面影響 157
第三節 旅游目的地節事活動現場管理 158
一、節事活動場地類型與布置 158
二、節事活動場地裝飾管理 161
三、節事活動現場接待服務管理 162
四、節事活動現場安保管理 164
五、節事活動現場結束管理 165
本章小結 165
第九章 旅游目的地安全管理 166
第一節 旅游目的地安全管理概述 166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167
二、旅游目的地安全影響因素 167
三、旅游目的地安全管理特征 168
四、旅游目的地安全管理類別 169
第二節 旅游目的地安全管理體系構建 171
一、旅游目的地安全管理體系構建的必要性 171
二、旅游目的地安全管理體系的構成 172
第三節 旅游目的地安全事故管理 175
一、旅游目的地風險提示 175
二、旅游目的地安全事故處理原則 176
三、旅游目的地安全事故處理一般程序 176
四、旅游目的地安全事故防控措施 177
本章小結 178
第十章 旅游目的地環境資源管理 179
第一節 旅游目的地資源保護 180
一、旅游資源的概念 180
二、旅游資源保護的原則 181
三、旅游資源保護的主要措施 182
第二節 旅游目的地環境容量管理 185
一、旅游環境容量的內涵 185
二、旅游環境容量的測定 186
三、環境容量在旅游目的地管理中的應用 188
第三節 旅游衛生環境管理 189
一、旅游衛生環境概念 189
二、衛生環境管理的重要性 190
三、旅游衛生環境的管理內容 190
四、旅游衛生設施的建設與管理 192
本章小結 193
第十一章 智慧旅游目的地服務與管理 194
第一節 智慧旅游的產生與發展 195
一、智慧旅游 195
二、智慧旅游產生的背景 197
三、智慧旅游場景 198
第二節 智慧旅游目的地建設 201
一、智慧旅游目的地 201
二、智慧旅游目的地架構及應用 201
第三節 智慧旅游目的地發展 208
一、旅游目的地智慧服務 208
二、旅游目的地智慧管理 209
三、旅游目的地智慧營銷 210
四、智慧景區管理 211
本章小結 212
第十二章 新時代的旅游目的地管理 213
第一節 旅游目的地管理進入新時代 214
一、高速交通時代 214
二、自駕游時代 214
三、旅游 時代 215
四、鄉村旅游時代 215
五、后工業時代 215
六、互聯網 時代 216
七、科技旅游時代 216
八、共享經濟時代 217
第二節 大眾旅游下旅游目的地管理 219
一、大眾旅游概述 219
二、大眾旅游下旅游目的地管理策略 221
第三節 全域旅游下旅游目的地管理 223
一、全域旅游概述 223
二、全域旅游下旅游目的地管理策略 225
第四節 文旅融合下旅游目的地管理 228
一、文旅融合概述 228
二、文旅融合下旅游目的地管理策略 230
本章小結 232
參考文獻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