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經濟的軍民融合式發展戰略研究(2014)》的主要內容包括:淺析軍民物流體系協同發展的基本原則及主要內容;民企“參軍”政策的演化及風險規避的路徑選擇;軍民科技資源融合的問題及對策研究——以陜西省為例;陜西省裝備制造業競爭力探析;陜西省裝備制造業產業集群發展的金融支持對策;陜西汽車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策略研究;先進制造業電子商務發展路徑、風險與對策;互聯網思維下制造業產業升級路徑與對策研究等。
1 軍民融合與先進制造篇
淺析軍民物流體系協同發展的基本原則及主要內容
民企“參軍”政策的演化及風險規避的路徑選擇
軍民科技資源融合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以陜西省為例
陜西省裝備制造業競爭力探析
陜西省裝備制造業產業集群發展的金融支持對策
陜西汽車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策略研究
先進制造業電子商務發展路徑、風險與對策
互聯網思維下制造業產業升級路徑與對策研究
秦東先進制造業電子商務發展戰略SWOT分析
電子商務促進秦東先進制造業發展方式轉變與對策分析
秦東先進制造業電子商務平臺建設的思考
2 區域經濟篇
低碳視角下的區域產業結構優化研究
——以渭南市為例
區域經濟要素流動、產業轉移過程中政府行為分析
區域經濟合作視角下西部經濟發展模式分析
關中一天水經濟區政策保障體系研究
渭南市失地農民就業現狀、問題及其原因分析
對西安市城中村改造模式的思考
倡導綠色建筑構建低碳未來
渭南市農產品綠色營銷
大荔縣冬棗產業發展存在問題和策略研究
城鎮化背景下的農業產業化模式研究
渭南市家庭農場適度規模經營探析
渭南農業產業園發展現狀研究
論3D打印技術的知識產權風險
產業集群視角下的特色工業園區發展問題研究
低碳農業融合發展路徑研究
淺談個人用戶移動商務采納意向
中西重農思想演進路徑分析
馬克思世界市場理論對中國經濟全球化的指導意義
絲綢之路的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對策研究
商洛核桃電子商務發展戰略分析
絲路旅游電子商務發展路徑與對策
生鮮電子商務發展現狀與對策分析
3 工商管理篇
企業家人力資本的甄別博弈模型分析
企業主體跨境資金綜合監測框架研究
——基于對企業資金營運機理的分析
對我國政府公共人力資本投資行為的反思與優化
陜西省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研究
淺析企業會計信息化發展現狀及對策
電子政務環境下公民參與民主的新途徑
企業籌資結構優化探析
基于網絡數據庫的會計信息化完善
基于電子商務的我國物流企業發展現狀及對策分析
我國房價合理回歸的供求分析
“絲綢之路”跨國物流法律體系若干問題研究
新《高等學校會計制度》探析
——固定資產與累計折舊
周恩來是控制人口確立為中國基本國策的最初倡導者
人類學視角下的旅游體驗研究
——審美體驗、宗教體驗與“共睦態”體驗
旅游景區包裝問題淺析
鄉村旅游社區參與機制創新研究
以華夏之根文化品格統領陜西東大門建設
競爭性談判在政府采購中的優勢
4 教研管理篇
地方新升本院校學科建設問題探討
——以渭南師范學院學科建設為例
以海文為例探討高校考研培訓營銷策略
轉變高校繼續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方式探析
普通高等學校學生黨建評價指標、方法研究
高校少數民族大學生現狀分析與管理策略研究
——以渭南師范學院為例
朋輩輔導員在“9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探索
淺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網絡平臺的利用
理論與實踐:我國高校輔導員專業化的現實悖論
高校大學生特殊群體的教育管理與保障體系研究
作業成本管理及其應用探討
專業實踐創新活動對大學生學風建設的促進機制淺析
《區域經濟的軍民融合式發展戰略研究(2014)》:
(一)國防科技管理體制對資源相互轉移和利用的制約
我國國防科技管理體制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建立和發展的,特點表現為高度的壟斷性,這使得國防科技形成了完全封閉的半軍事化管理體制,存在軍民分割、條塊分割的嚴重弊端,使得軍工企業與民用生產部門的橫向聯系較少,而且軍事工業的不同部門之間的協作配套也不多,使得生產量達不到規模經濟的要求,專業化生產水平較低,組織結構不盡合理。并且國防科技管理現存體制很少考慮民用,民用科技資源和國防科技資源很難做到信息暢通,所以在新形勢下建立新的適用于國防科技和民用資源的國防科技管理體制就是非常必要的。
(二)國防科技工業對地方經濟的帶動作用小
國防科技工業長期游離于地方經濟發展之外,自成體系、自我配套,很難使自己的技術優勢、裝備優勢、人才優勢融人地方經濟,為地方經濟增長發揮應有的作用,同時也難以獲得較多的社會資源配制,從而達不到產生經濟效益的規模。
“十一五”期間,陜西省國防科技工業系統科技成果形成產業化的項目達2300多項,但軍轉民產業的工業產值占總量不到5%。軍工系統科研院所轉化科技成果3158項,其中本地轉化只有6%,從軍工產品的性質上看,大都是通過科技創新獲得高的附加值,但是這些收益大多歸科研院所在部門或企業集團所有,使得軍工企業對當地經濟發展和財政收入的貢獻不大。總體來看,國防科技工業對地方經濟影響作用較小。
(三)科技資源分布不均
西安是陜西省科技資源的主要集中地,西安擁有陜西軍工60%的生產能力,并且陜西省86%的科研院所也都集中在西安。西安市集中在高校、科研院所的重要試驗測試設備5000多套,但實現資源共享的只有22%。另外,從西安軍工單位對外通用生產設備的數量來看,陜西還沒有實現資源共享。從其空間布局來看,科技資源總體呈現“關中大、陜南陜北小”的格局,科技資源存在分散的情況,科研的實施和科技信息的共享存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