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史視野下的中國近代出版文化(代序)
主旨發言
新閱讀的資源生產與“文”“藝”類型的形成
《博醫會報》與中西醫界知識的交流
世界書局教科書的兩次競爭與現代教科書市場的型塑
出版與新知傳播
啟蒙的基礎建制——印刷出版與20世紀30年代的國語運動
上海伊文思書店考略
近代科技類譯著的相關研究——以陳遵媯譯《宇宙壯觀》為中心
出版與文化交流
區域文化保育與知識全球傳播——香港納匝肋之家的出版特色(1894—1954)
中國近代東西學書目中科技類譯著分類法探究——以《西學書目表》《東西學書錄》《中譯德文書籍目錄》為中心
重審殖民媒介——北平日文報刊史料鉤沉與近代日人在華新聞事業
晚清外國兵制知識在中國的傳播
從理想走入現實的知識生產——童書譯介出版的語境、主體與模式(1919—1949)
出版與商業互動
文學與商業的互動——贊助者視角下的《現代》雜志編譯出版活動
20世紀二三十年代沈知方、沈駿聲與通俗文學生產
《清議報》的傳播網絡與讀者群體——以《少年中國說》的“閱讀共同體”為例
書店之外——略談晚清上海別發洋行的經營(1876—1900)
清末商業教材應用與社會經濟發展的嬗變——以商業發展為中心
近代上海早期中文商業黃頁的出版—— 以《華商行名簿冊》(1906)為例
辭書與教科書出版
民國時期現代漢語語典出版研究
《政法類典》的編譯與發行
近代徐家匯教材出版策略研究
專科與百科——民國時期教育學科辭書編刊論析
整合與歸類——《中華百科辭典》與中國現代知識體系建構
出版與新文化
腳注秘語——近代知識社會變遷的一則注腳
《字林西報》和《大陸報》對李科克幽默文學的傳播
“才女”的隱身與“新女性”的浮現——近代譯界對新女性的熔鑄
“先鋒的先鋒”——新文化運動中的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全國協會的出版事業
出版與科技知識
清末中國蠶學期刊對國外蠶業科技的引進與傳播
全面抗戰時期大后方立信會計的出版事業與會計知識傳播
《證交》半月刊與證券知識在上海的傳播
近代出版與社會性別重構——以商務印書館《婦女雜志》為中心
出版與政治活動
戰時動員——《大公報》與香港義演義賽(1937—1941)
被規訓的寫作——東北淪陷時期《明明》雜志的象征意義
《中國能否實行獨裁政治》征文集與“獨裁政治”認識建構
論蔣介石對《新華日報》黨性與人民性的認識
1920年代末的新書業與政黨政治——以國民黨改組派復旦書店為個案
“近現代出版與新知識傳播”學術研討會綜述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