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樂讓我們表達快樂,并與自身、他人深刻地聯結;玩樂賦予我們生活的活力,真實地展現我們的個性。但不知何時起,我們會因玩樂而內疚,認為玩樂是工作、學習、生活的對立面。
然而事實并非如此,本書顛覆了這些關于玩耍的傳統觀念,揭示了玩樂的重要意義,并致力于讓玩耍重回生活,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這本重要的書將告訴我們:
父母可以如何將玩耍融入孩子的養育過程;
公司可以如何利用玩耍激發員工的創造力;
學校可以如何通過高效玩耍激勵學生;
……
譯者序
這是一本想要告訴我們為什么要玩和怎樣去玩的書:就像我們對食物、睡眠或性的渴望一樣,玩樂的沖動是一種生物驅動力,由內在的需求產生的。
伴隨著游戲的快樂,我們深層的生理、情感和認知能力得到了整合,體驗了期待、驚喜、愉悅、理解、鞏固和安寧,最純粹地表達了我們的天性,最真實地展現了我們的個性。
光陰的故事告訴我們,在天真而蹣跚的童年期、激揚而困惑的青春期、收獲而崩潰的中年期、恬淡而無奈的老年期,要想成為一個充實的人請記住玩樂的重要意義,并使它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從生命最初的親子關系,到有了白日夢、有了幻想、有了運動和藝術、有了可視化的虛擬現實、有了頭腦風暴等等,玩樂是自然創造新的神經連接和協調認知困難的最好工具。創造新模式、發現不尋常、激發好奇心與觀察力,都是在玩耍中培養的。
玩樂不僅對個人的幸福很重要,對同理心的培養、社會關系的維持和成為有創造力、創新精神的人亦至關重要。
當然,電子游戲成癮,已經成為世界上不少國家和地區正應對的問題;以玩樂之名來施虐或殘忍對待他人,更是隱藏在玩樂下的糟粕。
在一個不可預測、不斷變化的世界里,我們從玩樂中學到的知識可以遷移到其他新的情景中,可以更好地了解世界、適應變化。這也是為什么我們在這樣一個仍有戰爭、貧窮與災難的世界,依然能看到希望。
作為心理學工作者,我們推薦此書。
建議大家先以愉悅和調侃的心態讀一讀此書,然后去做一個初學者,允許自己去玩樂;或者一如既往地,與那些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沉浸在玩樂中。
我們常常聽到、看到,有許許多多的成功人士,他們既是各個行業的標桿,同時也是令人羨慕的玩家。
我們生而會玩,為玩而生。愿你歷經千帆,心靈總是放縱少年!
玩樂并不喪志!
斯圖爾特·布朗,醫學博士,精神科醫生,臨床研究員,也是美國國家玩樂研究所的創始人。他定期向全球各地的《財富》世界500強公司和團體做有關玩樂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的演講;曾參與美國公共電視臺制作的系列節目《游戲的承諾》,并曾是《紐約時報》雜志的封面人物。
克里斯托弗·沃恩,作為一名二十多年的記者,他曾與人合著了全國暢銷書《睡眠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