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本體觀念是新聞的根本觀念,對于確立正確的新聞觀念和新聞觀具有根本的尺度性的作用。《新聞本體論》從存在論、認識論、價值論相統一的觀念和方法出發,對新聞本體進行了系統深入的研究,在諸多基本問題上提出了一些具有原創性的看法和觀點,對于構建科學合理的新聞理論體系具有重要的基礎理論價值。此次為新修版,訂正訛誤,根據時代發展調整文中一些說法。
楊保軍,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突出貢獻專家,中國人民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杰出學者特聘教授(A崗);《國際新聞界》副主編;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馬工程”課題、國家社科基金重大課題首席專家;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曾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兩次出任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長期擔任新聞學院史論教研部主任。代表性學術著作有“新聞十論”,被學界譽為“國內新聞理論界持之以恒做基礎研究的第一人”。楊保軍是“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獲得者,第四屆、第五屆、第六屆、第八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二等獎、三等獎、一等獎獲得者,第七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優秀獎獲得者。
第一章 新聞本體與現象新聞
一、新聞的現象描述
(一)可區分的新聞現象
(二)新聞的邊界
二、新聞本體或新聞本質
(一)新聞本體的形成途徑
(二)本體所指與本體特征
三、新聞本體與新聞呈現的關系
(一)本源與表現
(二)唯一與多樣
(三)不變與萬變
第二章 新聞的屬性
一、新聞的本體屬性
(一)本體屬性的根源與特征
(二)本體屬性的基本構成
二、新聞的獲得性屬性
(一)獲得性屬性的根源
(二)獲得性屬性的構成
三、兩類屬性間的關系
(一)性質定位與功能定位的不同
(二)現實與潛在的差別
(三)區分兩類屬性的意義
四、新聞的價值屬性
(一)傳播時間的及時性
(二)新聞內容的針對性
(三)呈現方式的親和性
第三章 新聞的信息構成
一、未傳態新聞的信息構成
(一)事態信息
(二)情態信息
(三)意態信息
(四)“三態”信息的關系
二、傳播態新聞的信息構成
(一)媒介語境信息
(二)社會語境信息
三、新聞的信息構成層次
(一)新聞文本信息層次構成分析
(二)新聞文本信息層次分析的啟示
四、新聞信息的媒介構成
(一)新聞的媒介構成方式與特征
(二)新聞的媒介構成趨勢
五、新聞信息的社會構成
(一)宏觀構成的內涵及意義
(二)新聞的社會構成方式
(三)新聞信息宏觀構成特點分析
第四章 新聞的功能
一、新聞功能的宏觀考察
(一)新聞功能觀
(二)新聞功能的歷史勾畫
二、新聞本體功能與派生功能
(一)新聞的本體功能
(二)新聞的派生功能
(三)本體功能與派生功能的關系
三、新聞的功能效應
(一)新聞的功能性質分析
(二)新聞的功能效應特征
四、作為社會控制手段的新聞
(一)新聞控制的實質分析
(二)新聞控制的功能表現
(三)新聞控制的基本特征
第五章 新聞的創制
一、新聞是一種發現
(一)潛在新聞的先在性
(二)新聞是對本體的再現
二、新聞是一種建構
(一)新聞的社會建構
(二)新聞的媒體建構
(三)新聞的主體建構
(四)新聞的技術建構
(五)新聞建構的意義解讀
三、新聞符號世界
(一)創制新聞符號世界的手段
(二)新聞符號世界的特征
(三)新聞符號世界的意義
主要參考書目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