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弗蘭克·梯利(Frank Thilly,1865—1934),美國著名哲學家和哲學史家,曾任教于密蘇里州立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和康乃爾大學。在大學講授哲學史多年。以其講義為基礎編寫的哲學史著作《西方哲學史》一書在哲學領域頗受好評。
譯者簡介:文竹,上海外國語大學畢業,博士,現為政府公務員。擁有中國企業500強的工作、實習經歷,大學期間獲全國英語競賽三等獎,曾創辦譯國譯民翻譯工作室。
柏拉圖在歷史上的地位
在自己所建立的哲學體系中,柏拉圖承認知識是唯理的,是根源于理性的,其存在是可能的,感官知覺并不是知識的來源,從這個角度來看,柏拉圖哲學堅持的是唯理主義,但是,先驗理念的激發需要經驗作為手段,這是必然的。它對實在的世界表示認可,認為它的確是存在的,從這個角度來說,它堅持的是實在主義;在它看來,這個世界本身就是精神的,存在于理想之中,從這個角度來說,唯心或唯靈主義才是它的堅持;它認為感官所感知到的現實世界只是真正的世界的一個投影、一種表象,從這個角度來看,它又是現象主義的,并且,由此觀之,它其實還反唯物主義。它將所有的表象都視作宇宙規律的一種彰顯,認為它能夠被理解,并且,還將靈魂賦予了宇宙,從這個角度來看,它堅持的是泛神論。雖然,造物主的形象只存在于它所講述的神話中,這種神話也無法與整個柏拉圖哲學體系相契合,但它畢竟是認可造物主之存在的,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它堅持的是有神論。它武斷地認定經驗的世界不如理想之世界,物質因素會將純粹的理念玷污,從這個角度來看,它又是支持超驗論的。它認可內在論,認為在宇宙中,靈魂無處不在。它想要以終極的因由或目的來對宇宙進行徹底的闡釋,它將每一件事物都置于善之引領之下,為事物提供了一個大眾的、恒常的目標,從這個角度來看,它是堅持目的論,反對機械主義的。它以物質與精神兩種原始的質料對世界進行詮釋,由此可見,它是堅持二元論的。它還認為善之理念是宇宙本初的因由,所以,從根本上來說,整個宇宙都具有倫理的色彩。它的倫理學說是唯心的,是基于直覺的,它站在快樂主義的對立面上,即使極易被錯誤地詮釋,但不得不說,它的理論實際上就是對自我的一種實現。在政治上,它堅持社會主義,也崇尚貴族主義。
基督教神學、基督教哲學、后期希臘哲學都受到了柏拉圖哲學的影響,并且影響頗深,這一點,我們不難理解。它想從理論的角度對人類的所有活動做出解釋,可見,它的世界觀所囊括的范圍何其廣袤。當基督教希望具有修養的羅馬人理解并認可它的教義時,對它而言,柏拉圖的哲學體系就是一個思想層面的超級藏寶庫。它的唯心主義、理念世界理論體系、二元論、神秘主義、對感官所知覺的世界與物質的不屑、倫理的國家、對靈魂永生的論證、人類正在沉淪等學說,以及除此之外的另外一些論斷,都備受那些渴望新的信仰與理性相契合的人們的歡迎。在后續的論述中,我們還會論述希臘人因何成為基督教神學的憑依,偉大的早期神學家圣奧古斯丁又受到了柏拉圖何等深刻的影響。在一步步的不斷前行中,我們會漸次領會到,在整個歐洲的哲學體系中,柏拉圖的唯心主義學說迄今為止,仍然具有蓬勃的生機。
柏拉圖學派
柏拉圖逝世之后,他的學園被他的弟子們繼承。剛開始的時候,柏拉圖學園對柏拉圖晚年所認可的、源于畢達哥拉斯學派的“數即理念”觀點進行了繼承。并將關注的焦點轉移到了倫理學上。舊學園是人們對這一時期的柏拉圖學派冠以的稱謂,公元前347年至公元前339年,舊學園的領袖人物為斯彪西波,他是柏拉圖的侄子;公元前339年至公元前314年,舊學園的領袖人物為色諾克拉提;公元前314年至公元前270年,波萊莫成為舊學園領袖;公元前270年至公元前247年,克拉提成為舊學園的領袖。另外,赫拉克利德斯、菲利普、黑斯提厄、歐多克蘇斯均為舊學園的成員,他們分別來自龐土斯、歐普斯、丕林蘇斯和克尼杜斯。公元前247年至公元前241年,阿爾凱西勞斯成為學園新的領袖,他是克拉提的繼承者,卻又將懷疑論帶入了學園,從公元前247年到公元前156年,學園學者們都對阿爾凱西勞斯的學說忠誠不渝,這段時間,也被稱為中學園時期。公元前156年以前,卡爾尼阿德成為學園領袖,新學園時代或者說學園第三期也由此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