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考古遺產和遺址博物館為研究對象,圍繞考古遺產的管理研究、考古遺產的理論研究、考古遺產保護的政策研究,以及保護、利用、管理、運營、展示、活化等綜合性廣泛性的研究領域,收錄相關工作人員學術研究成果20篇,分為“理論研究”“實踐探索”“科技保護”“活化利用”四個專題,其中包括大遺址保護、遺址博物館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等方面首次公開的研究成果,對于遺址保護、遺址博物館發展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參考資料和研究方向。
在中國考古學會考古遺產專業委員會成立暨考古遺產保護利用研討會上的致辭
王巍 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
考古遺產保護利用與遺址博物館建設
劉曙光 中國博物館協會
考古遺產保護管理制度的一點思考
柴曉明 中國考古學會
理論研究
體會《考古遺產保護與管理憲章》——圍繞保護做考古
孟憲民 國家文物局
考古遺址博物館策展的實踐與思考
高蒙河 馬曉光 中國文物學會文化遺產傳播專業委員會
考古遺產的一些屬性
王刃馀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新時代考古遺址保護的使命任務
劉衛紅 西北大學 文化遺產學院
考古遺產研學旅游的思考與策略
屈紫陽 河南華象歷史文化研究院
實踐探索
大遺址考古與保護利用模式的發展
張治強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
探索遺址活化的文化之路——荊楚大遺址傳承發展工程實踐
陳飛 湖北省文物局文物保護與考古處
以考古遺產激發地區活力——以隋唐洛陽城天街遺址展示提升為例
肖金亮 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洛陽大遺址保護利用的探索和實踐之路
呂勁松 王閣 洛陽漢魏隋唐都城遺址保護中心
二里頭遺址井字形道路及宮殿區建筑基址保護與展示模式研究
呂軍輝 孫麗娟 河南省文物建筑保護研究院 慕鵬 洛陽博物館
考古遺產保護利用與可持續性發展構想――以曹操高陵博物館建設為例
孔德銘 武曉敏 曹操高陵遺址博物館
遺產活化視角下考古遺址公園研學實踐探索——以大河村考古遺址公園研學為例
錢燕 鄭州市大河村考古遺址公園
科技保護 151
考古發掘現場土質遺存應急性保護理念與對策分析
陳家昌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活化利用
考古遺址公園資源活化利用路徑探索
胡繼忠 鄭州市大河村考古遺址公園
從彩陶到青銅器、漢畫像磚石考古圖像在“文物活起來”方面的價值探尋
韓煒煒 鄭州市大河村考古遺址公園
圣地仰韶·花開中國——仰韶文化彩陶紋飾設計與運用有感
王 蘋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發展促進中心
考古遺址博物館的考古敘事與價值傳播
鮑麗娟 中國國家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