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導論 第3版》是高等院校食品類專業系列教材之一。
《食品安全導論 第3版》共分9章,主要內容包括緒論、食品安全危害性來源、食源性疾病、食品的安全評價、食品安全檢測技術、食品安全控制技術及規范、食品安全溯源及預警技術、食品安全標準體系、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及管理體系。各章配有思考題,附有參考文獻。
《食品安全導論》首次出版于2009年,2012年人選首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2014年修訂出版了第2版,受到使用院校師生的廣泛好評,作為編者我們備受鼓舞。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新知識和新技術層出不窮,食品法律法規和標準不斷出臺,為了適應學科的發展,滿足新形勢下教育教學理念,我們決定對教材進一步修訂改版。
2020年3月《食品安全導論》第3版修訂工作啟動,雖受疫情影響,但各位編委在線上線下積極參與該教材的修訂工作,該版保持了第2版教材的指導思想和“主題鮮明、概念清晰、內容豐富、體系完整、科學前沿、方便實用”的特色,并在保持第2版的框架結構不變、章節內容不變、篇幅保持基本不變的基礎上,更新了近幾年的法律法規、標準和文獻,尤其注重實現專業知識與思政元素有機融合,發揮專業課程的育人主渠道作用。如通過介紹我國食品安全抽檢合格率,激發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愛國情懷;列舉人類飲食不良習慣對生態環境造成的惡劣影響,引導學生從愛護“綠水青山”的角度,高度重視外賣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樹立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和生態環保理念。教材通過信息技術融人數字資源,學生可以通過掃描書中二維碼或登錄教學服務平臺進行擴展閱讀,增強學習的主動性。
第1章 緒論
1.1 食品安全的概念
1.1.1 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
1.1.2 食品安全與食品質量、食品衛生的關系
1.2 食品安全科學的形成、發展和教育體系
1.2.1 食品安全科學的形成、發展
1.2.2 食品安全的教育體系
1.3 食品安全研究的目的、意義和主要內容
1.3.1 食品安全研究的目的
1.3.2 食品安全研究的意義
1.3.3 食品安全研究的主要內容
1.4 國內外食品安全研究狀況及發展趨勢
1.4.1 國外食品安全狀況、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
1.4.2 我國食品安全狀況、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
1.5 食品安全的發展戰略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2章 食品安全危害性來源
2.1 概述
2.2 生物性污染
2.2.1 細菌對食品的污染
2.2.2 真菌及真菌毒素對食品的污染
2.2.3 食源性寄生蟲對食品的污染
2.3 化學性污染
2.3.1 農藥殘留
2.3.2 獸藥殘留
2.3.3 有毒金屬
2.3.4 N-亞硝基化合物
2.3.5 多環芳烴化合物
2.3.6 雜環胺類化合物
2.3.7 氯丙醇
2.3.8 丙烯酰胺
2.3.9 二噁英
2.3.10 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
2.4 物理性污染
2.4.1 食品放射性污染
2.4.2 食品的雜物污染
思考題
參考文獻
……
第3章 食源性疾病
第4章 食品的安全評價
第5章 食品安全檢測技術
第6章 食品安全控制技術及規范
第7章 食品安全溯源及預警技術
第8章 食品安全標準體系
第9章 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及管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