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公關系列教材•公共關系教程(第5版)》由李道魁著,內容包括:公共關系概述,公共關系的產生和發展,公共關系的職能與原則等。從公共關系學的邊緣交叉看,要研究本學科所涉的基礎理論如要調查公眾心理,分析公眾心理狀態,預測公眾心理變化,就要研究心理學;要強化、淡化、影響或控制輿論,就要研究輿論學;要掌握顧客、消費者的動向,運用市場營銷規律,就要研究市場學等。由于公共關系學的綜合性、交叉性,決定了它的基礎理論知識相當廣博,決定了從事公共關系學教學和研究的人員應是個"雜家"或"通才"型的人物。
第一章 公共關系概述
第一節 公共關系的含義和特征
第二節 公共關系學研究的對象、方法和意義
第三節 公共關系學與相關學科的關系
第四節 發展有中國特色的公共關系學
第二章 公共關系的產生和發展
第一節 公共關系的發展階段
第二節 公共關系產生的條件
第三節 當代公共關系的發展
第三章 公共關系的職能與原則
第一節 公共關系的職能
第二節 公共關系的原則
第四章 公共關系主體
第一節 社會組織
第二節 公共關系組織機構
第三節 公共關系人員
第五章 公共關系客體
第一節 公眾及其分類
第二節 公眾心理分析
第三節 公眾關系舉要
第六章 公共關系傳播
第一節 傳播概述
第二節 人際傳播
第三節 大眾傳播
第七章 公共關系工作程序
第一節 公關調查
第二節 公關策劃
第三節 公關方案實施
第四節 公關效果評估
第八章 CIS理論
第一節 CIS理論概述
第二節 CIS的設計
第三節 CIS的導人
第九章 公共關系實務
第一節 新聞發布會
第二節 展覽會
第三節 社會贊助
第四節 危機事件
第五節 談判
第十章 公共關系應用文書
第一節 公文類
第二節 公關簡報
第三節 禮儀類文書
第四節 新聞稿
第五節 演講詞
第六節 廣告
第十一章 公關交際與公關禮儀
第一節 公關交際
第二節 公關禮儀
第十二章 公共關系語言藝術
第一節 公關語言藝術的一般原則
第二節 公關語言藝術的主要表現方法
第三節 公關活動中的非自然語言
第四節 跨文化溝通中的語言
第十三章 部門公共關系
第一節 政府公共關系
第二節 生產企業公共關系
第三節 商業企業公共關系
第四節 國際公共關系
第十四章 公關案例與案例分析
第一節 公關案例概論
第二節 公關案例分析
附錄
參考文獻
后記
一、公共關系學的研究對象
任何一門學科都有自己特殊的研究對象,公共關系學的研究對象,就是社會組織的公共關系活動,是公共關系活動內在的各個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的矛盾運動規律。具體說,有以下幾點:
(一)從公共關系學的邊緣交叉看,要研究本學科所涉的基礎理論如要調查公眾心理,分析公眾心理狀態,預測公眾心理變化,就要研究心理學;要強化、淡化、影響或控制輿論,就要研究輿論學;要掌握顧客、消費者的動向,運用市場營銷規律,就要研究市場學等。由于公共關系學的綜合性、交叉性,決定了它的基礎理論知識相當廣博,決定了從事公共關系學教學和研究的人員應是個“雜家”或“通才”型的人物。
(二)從公共關系學的本質屬性看,它應著重研究本學科的核心理論,即要研究樹立組織形象、溝通信息、協調關系、謀求發展的規律和策劃藝術公共關系主體(社會組織)、客體(社會公眾)和媒介(傳播溝通)三大要素的矛盾運動構成了公共關系學研究的核心理論,它要回答什么是公共關系,誰去搞公共關系,和誰去搞公共關系,如何搞公共關系,其體系也由總論、主體、客體和實施四個部分構成。核心理論是公共關系學研究的重點,以保證公共關系學科的獨立性和完整性。組織形象概念是整個公共關系理論概念中的核心概念。
(三)從公共關系學的發生和形成過程看,它應研究本學科的歷史公共關系學與任何學科一樣,也有自己的發生、發展和形成的歷史。歷史包括科學的發展歷史和實踐的發展歷史。公共關系作為一種狀態和人類的實踐活動,在我國和外國歷史上古已有之,實例很多。作為科學,公共關系的學科史,只是近代的事情。美國最早把公共關系作為一種專門的職業,最早引入學校作為一門課程來講授,然后在世界各國先后傳播開來。研究公共關系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可使我們更清楚地理解這門學科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隨著商品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民主政治的推進,它不斷演變自己的概念,充實工作內容,變化實施的策略。研究歷史就更容易把握這門新學科的內涵和外延,加深對這門學科的全面了解和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