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由黃榮華和謝廖斌編著的《世界巨富的商場絕學》除了像電影般運用蒙太奇似的場景式、故事式展示這20位巨富們的創業歷程之外,還剖析其第一桶金的成功原因,分享他們對待財富、理想、事業的態度和心路歷程。
由于編者水平有限,書中可能會存在不足,歡迎讀者批評指正。
黃榮華,知名出版人,專注財經出版領域20余年,長期關注和隨訪國內外企業家,曾深入考察研究多家大公司,對創富特質有獨道的見解。謝廖斌,資深出版人,副編審,長期從事圖書出版編輯和數字出版管理工作,公開發表《圖書出版數字化轉型探索》、《四川省數字出版產業發展模式研究》、《借力數字出版傳播“三農”知識的路徑探析》、《經濟學困惑中的中國話語》、《四川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的戰略思路》,《編輯職能擴大化與編校質量》等文章。
絕學一 培養點石成金的財富品質 比爾·蓋茨:用嶄新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托馬斯·約翰·沃森:以推銷員精神笑傲商場 馬云:不懂也敢吃互聯網這只“螃蟹” 哈蘭·山德士:不放棄就不會晚 安德魯·卡內基:抓住苦難里的希望絕學二 掌控天時地利的財富機遇 路易·威登家族:把握火車旅行熱的契機 李嘉誠:洞悉時勢,應對需求 康拉德·希爾頓:在被忽視的角落里尋找 馬化騰:把握時代就是把握機遇 許文龍:順流而上,靜待收獲絕學三 謀劃高瞻遠矚的財富藍圖 鄭裕彤:虧本也要做免費廣告 約瑟夫·普利策:做最擅長的事 魯思·漢德勒:用“夢想”賺錢 賴利·佩吉:選擇最棒的合伙人 阿薩·坎德勒:拋棄安穩,在冒險中前進絕學四 實現卓爾不凡的財富價值 肯尼思·湯姆森:善待財富的傳媒大亨 喬治·伊士曼:建立品牌遠比一樁買賣更重要 威廉·休利特:保持平靜淡然的經營風格 邁巴赫父子:不斷創新的汽車大王 亨利·福特:乘著興趣的翅膀
比爾·蓋茨,美國微軟公司的董事長。他與保羅·艾倫一起創建了微軟公司,曾任微軟首席執行官和首席軟件設計師。
1995年到2007年的福布斯全球億萬富翁排行榜中,比爾·蓋茨連續13年蟬聯世界首富。2008年6月27日,比爾·蓋茨正式退出微軟公司,并把580億美元個人財產盡數捐到比爾與美琳達·蓋茨基金會。
天生我才比爾·蓋茨于1955年10月28日出生在美國西雅圖一個上層家族,父親是當地的著名律師。他從小就精力過人,早在嬰兒時期自己就能讓搖籃晃動起來,從小就極愛思考,一迷上某事便能全身心投入。從外祖母循循善誘的啟蒙教育到父母不辭辛苦地為比爾·蓋茨尋找適合他天分發展的社團與學校,這些都為他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鋪墊。外祖母特別喜歡和聰明的小比爾一起做游戲,尤其是涉及一些智力的游戲。
她教他下跳棋、玩籌碼,還有打橋牌等他所喜歡玩的東西。玩游戲時,外祖母總愛對小比爾說:“使勁想!使勁想!”她也常常為比爾下一步好棋、打一張好牌而拍手叫好。外祖母還常常給他講故事,鼓勵小比爾讀書。
比爾·蓋茨從中受益匪淺。他在外祖母的幫助與指導下,逐漸形成了既興趣廣泛又喜歡廢寢忘食沉浸于書海。讀書甚至成了比爾·蓋茨消耗精力的好方式。
比爾·蓋茨的父母也十分關注孩子的成長。他們在工作之余總是盡可能地與孩子們待在一起。一家人常常一起玩,從棋類到拼圖比賽,幾乎所有的益智游戲都在玩。
小學畢業后,父母在征求比爾·蓋茨意見后,送他進了湖濱中學。在湖濱中學,比爾·蓋茨癡迷上令他今后傾注畢生精力的計算機。比爾·蓋茨在湖濱中學讀書時,常按自己的興趣愛好來安排學習。比爾·蓋茨在喜歡的課程上下功夫,學得非常棒,如數學和閱讀方面。每當比爾·蓋茨拿回來成績單,盡管父母知道比爾·蓋茨在一些課程上會學得不好,但他們并沒有拉下臉來責備比爾·蓋茨。
比爾·蓋茨中學起就堅持寫日記,隨時記下自己的想法,小小的年紀常常如大人般深思熟慮。他很早就感悟到人的生命來之不易,要十分珍惜來到人世的寶貴機會。這追趕生命的意識,在同齡的孩子中是極為少有的。
冒險“訣別”哈佛1973年,比爾·蓋茨考進了哈佛大學,與現在微軟的首席執行官史蒂夫·鮑爾默結成了好朋友。在哈佛的時候,比爾·蓋茨為第一臺微型計算機開發了BASI(:編程語言的一個版本。
在大學三年級的時候,比爾·蓋茨告訴父母要離開哈佛,放棄學業,與別人一起創辦計算機公司!1975年,年僅19歲的比爾·蓋茨預言:“我們意識到軟件時代到來了,并且對于芯片的長期潛能我們有足夠的洞察力,這意味著什么?我現在不去抓住機會反而去完成我的哈佛學業,軟件工業絕對不會原地踏步等著我。”比爾·蓋茨與父母多次交談,平靜地表達了自己的想法。了解兒子秉性和志向的父母又能說什么呢,或許兒子的天賦與計算機事業是最佳的結合吧!比爾·蓋茨便毅然離開了令億萬學子向往的哈佛大學,開始在軟件領域大展宏圖。
比爾·蓋茨離開哈佛后把全部精力投人到他與孩童時代的好友保羅·艾倫在1975年創建的微軟公司中。在計算機定將成為每個家庭、每個辦公室中最重要的工具這樣的信念引導下,他們開始為個人計算機開發軟件。
比爾·蓋茨的遠見卓識以及他對個人計算機的先見之明成為微軟和軟件產業成功的關鍵。在比爾·蓋茨的領導下,微軟持續地改進發展軟件技術,使軟件更加方便使用,更省錢、也更富于樂趣。微軟公司致力于長期的發展,從目前其每年超過50億美元的研究開發經費就可看出這一點。
比爾·蓋茨的慈善事業1999年,比爾·蓋茨撰寫了《未來時速:數字神經系統和商務新思維》(以下簡稱《未來時速》)一書,向人們展示了計算機技術是如何以嶄新的方式來解決商業問題的。這本書在超過60個國家以25種語言出版。
《未來時速》贏得了廣泛的贊譽,并被《紐約時報》、《今日美國》和《華爾街日報》列為暢銷書。比爾·蓋茨1995年出版的《未來之路》(TheRoadAhead),曾經連續七周名列《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的榜首。
比爾·蓋茨把兩本書的全部收入捐獻給了非盈利組織以支持利用科技進行教育和技能培訓。除了對計算機和軟件的熱愛之外,比爾·蓋茨對生物技術也很有興趣。他擔任一家專注于蛋白質基體及小分子療法公司的一名董事。同時他也是很多其他生物技術公司的投資人。
對于比爾·蓋茨來說,慈善事業是非常重要的。
他和他的妻子美琳達已經捐贈了34.6億美元建立了一個基金,支持在全球醫療健康和教育領域的慈善事業。比爾·蓋茨和他的妻子建立的基金已經將17.3億美元用于了全球的健康事業,將9億多美元用于改善人們的學習條件。此外他們將超過2.6億美元用于西北太平洋地區的小區項目建設,將超過3.8億美元用在一些特殊項目和每年的禮物發放上。2008年6月22日,比爾·蓋茨捐出了全部資產580億美元。
“他是一個比較內向的小伙子,不太愛說話,但渾身充滿了活力,尤其是一到晚上就活躍起來。當時的情況是,經常在我早上醒來時,他才準備睡覺。”史蒂夫·鮑爾默在接受《華爾街日報》采訪時,如此形容比爾·蓋茨。也許只有活力才是成功的最關鍵因素,這是比爾·蓋茨給大家最好的禮物!P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