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張小天文集(社會學研究方法與社會分層研究)》共收錄二十篇論文,主要包括兩大主題:社會學研究方法論與社會分層研究。其中,前者主要是對因果關系分析、相關關系分析、社會統計分析等方法在社會學研究中作用的分析與評價;后者主要討論了社會層級變動中人們政治行為與生活方式的變動模式,以及跨階層婚姻與社會流動等問題。
本書為浙江大學社會學系已故副教授張小天的代表性論文集。文集共收錄20篇論文,主要包括兩大主題:社會學研究方法論與 社會分層研究。其中,前者主要是對因果關系分析、相關關系分析、社會統計分析等方法在社會學研究中的作用的分析與評價;后者主要討論了社會層級變動中人們政治行為與生活方式的變動模式,以及跨階層婚姻與社會流動等。
張小天,1962年12月出生于太原,祖籍遼寧。1980—1985年就讀于吉林大學物理系,而后在北京大學攻讀社會學專業研究生,畢業后于1987年到浙江大學哲學社會學系任教。2000年赴美國芝加哥大學攻讀社會學博士學位,師從社會學家白威廉教授(Dr.William Parish),主要研究方向為社會分層,并于2008年3月獲得社會學博士學位。2008年4月因病不幸逝世,終年45歲。
序言 趙鼎新
張小天英文論文導讀 馮 鋼
中文論文
穆勒五法的根本缺陷與因果關系的確認
因果關系與相關關系:它們的關系及它們的差異
班組長的行為:如何對待班組成員
論獨生子女社會化的特定環境
關于社會科學的經驗基礎的一個注釋
因果關系的層次和形式及其在刑法領域的表現
論操作化
刑法因果關系理論的一個哲學基礎
因果關系在相關關系上的表現:一個基于其含義的分析
對經濟人的激勵
顯著性水平的含義
英文論文 序言 趙鼎新
張小天英文論文導讀 馮 鋼
中文論文
穆勒五法的根本缺陷與因果關系的確認
因果關系與相關關系:它們的關系及它們的差異
班組長的行為:如何對待班組成員
論獨生子女社會化的特定環境
關于社會科學的經驗基礎的一個注釋
因果關系的層次和形式及其在刑法領域的表現
論操作化
刑法因果關系理論的一個哲學基礎
因果關系在相關關系上的表現:一個基于其含義的分析
對經濟人的激勵
顯著性水平的含義
英文論文
Increasing Increment of Status:An Empirical Test
Status Inconsistency Revisited:An Improved Statistical Model
Status Heterogamy:A Marginalized Equalizer in Society
Empirical Evidence for the Asymmetry Effect of Social Mobilitv On Political Orientation
Does Social Mobility Impact Fertility?A Piece of Empirical Evidence
Empirical Evidence for the Effect of Educational Heterogamy on Marital Happiness
Variations in the Effect of Religious Heterogamy on Marital Unhappiness: The Case of Intermarriage between Protestants and CathOlics
Diffusion of Lifestyle through Social Mobility:The Asymmetry Effect
Age Heterogamy and Marital Success:A Methodological Critique
編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