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是《微生物學臨床一線難題釋疑》的第二輯,內容依然是我們日常遇到、思考的臨床微生物學的難題和回答。
本書主要包括六個部分:①醫學和微生物學基礎。②疾病。③臨床微生物學,此部分內容最多,涵蓋了細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蟲等,多為焦點,廣受關注。④診斷技術和耐藥性檢測是微生物學實驗室同仁所矚目、所著力的地方,既有技術,也有理念;既有現實,也有前沿。⑤處置/治療和臨床溝通是針對患者的救治,既有常見疾病的治療/處置信息,也有臨床溝通的要點、會診的方式內容等。⑥微生物學管理,這是臨床實驗室運轉的核心。如果和第一輯目錄相比較,大家可以看到我們的視野有了一定的拓展、思考有了一定的升華。
通過上面內容,大家可以看到本書有如下特點:問題源于實際,回答不脫實際,并兼顧理論和前沿;除了提供一定的信息與細節,還有思路呈現、邏輯推演;從基礎到臨床,從微生物診斷到治療,從患者救治到實驗室管理。如果臨床微生物學和感染病學是一棵大樹,本書則是將采擷的枝干、葉子、花朵、種子等呈現給大家。大家可以看到這棵樹的葳蕤繁茂、根深蒂固,也可以看到這棵樹的前世今生、春夏秋冬。
我們的出發點,是回答大家的問題、啟迪思考、推進學科發展。當然不贅冒昧結集出版,一方面是向參與寫作、共同思考的各位作者、參與者、好友致敬、感謝;另一方面也是向微生物學和感染病相關學科各位同道致意、感恩。微生物學和臨床醫學就是這樣復雜而有魅力,值得我們不斷求索、持續自省、恒常升華。
希望大家閱讀后,以我們淺薄的思考和總結為基礎,大家自己的臨床醫學能力能夠有所進展,我們的臨床微生物學作用能夠有所凸顯。
閱讀完第一輯后,很多同道都反饋,他們的收獲是真實而具體的,他們的感受是鮮活而升華的。我們相信,閱讀完第二輯后,大家會有更多的收獲、更深更熱烈的感受!
再一次,歡迎大家閱讀、實踐。和第一輯一樣,衷心期待大家的反饋和斧正。
特別感謝垂楊柳醫院各位院領導一如既往的支持。特別感謝各位老師、親友、同事始終如一的關懷。特別感謝朱鐳教授、金炎教授百忙之中指導審閱,并欣然賜序!第一輯得到了宋巖教授、孫宏莉教授、魯炳懷教授的鼓勵和專業指導,這一輯的寫作繼續得到助益,這里一并致謝!
寧永忠
第一章 醫學和微生物學基礎001
1.醫學新概念有什么?003
2.卡普蘭-費希爾規則有哪些?019
3.什么是精準檢驗醫學?什么是精準臨床微生物學?026
4.臨床微生物學進階有哪三階段?031
5.臨床微生物學英文教材有哪些?038
6.什么是前瞻性薈萃分析?041
7.臨床微生物學和感染性疾病英文文獻閱讀和翻譯,有哪些注意事項?045
8.臨床微生物學的昨天、今天和明天都是什么樣?048
第二章 疾病051
9.什么是亞臨床?什么是潛伏?053
10.膿毒癥有哪些進展?056
11.慢性阻塞性肺病時慢性支氣管感染如何診治?071
12.肺炎有哪些罕見病原?080
13.性病出現了新的病原體嗎?083
14.什么是金黃色葡萄球菌腸炎?087
15.什么是需氧菌性陰道炎?090
第三章 臨床微生物學095
16.結核分枝桿菌的WHO新指南有哪些?097
17.分枝桿菌屬的分類有什么進展?102
18.孕婦篩查GBS,肛周拭子培養出GAS,有意義嗎?106
19.惠普爾養障體是什么?竟然會引起肺炎?114
20.臨床角度L型細菌有什么意義?118
21.軍團菌有哪些關注點?121
22.EORTC/MSG指南有幾版了?最新版有什么內容?有什么討論?133
23.食管念珠菌感染有什么進展?143
24.為什么關注耳念珠菌?有什么指南/共識推薦?146
25.鱗質霉是什么?能導致壞死性筋膜炎?150
26.皰疹病毒再激活如何檢測?153
27.移植患者巨細胞病毒感染如何診斷?159
28.移植患者腺病毒感染如何診治?164
29.巴貝蟲病如何診治?167
30.包蟲病學習的要點有哪些?170
第四章 診斷技術和耐藥性檢測175
31.診斷管理是什么?177
32.革蘭染色指導呼吸機相關肺炎的初始治療181
33.血培養的污染率有哪些建議?186
34.血培養瓶沒有立即上機時,保存溫度是多少?191
35.血培養有哪些質量指標?195
36.血培養陽性報警時間有什么意義?197
37.血培養領域有什么指南和共識?203
38.怎么樣簡單地把握尿路感染微生物學檢查的關鍵點?209
39.什么是急性尿道綜合征?微生物學特點是什么?211
40.肺部超聲在肺炎和毛細支氣管炎的應用214
41.天然耐藥變了嗎?217
42.多重耐藥的含義有變化嗎?220
43.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是多重耐藥菌嗎?225
44.產新德里金屬酶的鮑曼不動桿菌?231
45.真菌也有多重耐藥嗎?236
46.什么是耐藥多態性?241
47.耐藥性判斷的折點可以超脫于方法學嗎?244
48.藥敏試驗有哪些新技術?247
第五章 處置/治療和臨床溝通251
49.大劑量化療和自體干細胞移植患者的感染,如何預防和經驗治療?253
50.癌癥患者中性粒細胞減少癥發熱時,如何診斷和處置?258
51.膿毒癥經驗治療有哪些建議?264
52.確定抗生素給藥劑量的觀念有哪些?272
53.抗生素治療療程有哪些建議?275
54.抗微生物藥物降階梯治療有指南或共識嗎?281
55.突破性侵襲性真菌感染指的是什么?284
56.抗真菌藥物管理有哪些理念?289
57.搶先治療是什么意思?295
58.什么是損傷控制?為何需要關注?300
59.關于血管內導管的處置,有什么指南推薦?302
60.臨床微生物學如何進行臨床溝通?304
61.微生物學怎樣參與ICU查房?312
62.微生物學參與臨床會診有哪些進展?317
63.從微生物學角度看醫療機構應如何消毒和滅菌?321
64.臨床微生物學同道有哪些提問?325
第六章 微生物學管理347
65.檢驗醫學管理體系中的組長和主管有什么作用?349
66.對臨床微生物學負責人有什么要求?352
致謝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