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化進程的主要問題集中在:第一,人口城鎮化速度低于土地財政速度。鑒于宏觀經濟低迷影響以及財稅制度的變化,一些地方將城鎮化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手段而不是讓更多人享受到改革成果;第二,在一些地方,城鎮化僅僅演變為蓋房子,缺乏必要的產業支撐,導致很多農民處于“無地、無職業、無社保”狀態;第三,對于進入城鎮的原農村居民,政府并沒有合理分擔其城鎮化成本,導致其生活質量下降,淪為城市貧民階層。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含義之一就是為城鎮化增量人口提供足夠的產業支撐和成本分擔。缺少產業支撐,增量人口就難以獲得穩定的收入,城鎮化就是無源之水;缺少成本分擔,增量人口的生活質量就會下降,城鎮化進程就會被扭曲。產業支撐與成本分擔之間還存在相互影響的邏輯關系,兩者能否構成穩定均衡也受到政府政策的影響。根據不同城鎮化模式,通過合理的政策安排,選擇合適的產業支撐與成本分擔均衡路徑,對加快新型城鎮化進程有重要意義。
牛勇平,男,1973年2月生,河南安陽人,副教授,碩士生導師。1993年畢業于南開大學數學系,2002年畢業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經濟系政治經濟學專業,現為山東工商學院經濟學院教師,從事經濟學教學20余年。長期致力于城鎮化與鄉村振興方面研究,主持并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項,省部級科研項目7項,公開發表論文50多篇,著作3部,參與編寫教材6部。肖紅,女,山東工商學院圖書館副研究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