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旨在為讀者介紹當前互聯網理財領域中的相關概念、具體操作和主流理財產品,幫助讀者了解和選擇適合自己的互聯網理財產品,通過比較互聯網理財與傳統理財,闡述了互聯網理財的優勢和風險,同時深入剖析了銀行理財產品、余額寶、微信理財通、百度理財、P2P理財、眾籌理財等互聯網理財產品及方式的特點和收益,并通過實際操作介紹了主流理財產品的投資、體現、查看收益和移動終端操作。
本書圖文并茂,適合從事互聯網理財的投資者或對互聯網理財產品感興趣的讀者。
俗話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確實如此。如果兩個人賺錢能力旗鼓相當的話,那會理財的一方在若干年后生活水平一定會高于另一方。在現在這個金融制勝的時代,文盲可怕,比文盲更可怕的是金融盲!互聯網理財的優勢是起點低、收入高,很適合普通大眾進行理財管理。本書介紹了市場上常用的互聯網理財產品,結合大量操作步驟截圖,清晰明了地向讀者介紹了互聯網理財的操作方法,真正做到零基礎學互聯網理財,實用性強。如果你玩不轉陰晴不定的股市,又不滿足于將錢簡單存入銀行存折,那不妨試試互聯網理財吧。本書也將會是你進入互聯網理財領域很好的敲門磚,讓你受益匪淺!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這句廣為流傳的話,表明了理財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互聯網理財是一種新興的理財方式,憑借便捷、快速和安全的特點,迅速在理財市場中開辟了一塊新興區域。
借助互聯網,無論是個人理財還是企業管理資金,都可擺脫銀行柜臺的制約,即使不在銀行的工作時間內,也能足不出戶地享受理財的樂趣。在互聯網理財中,理財軟件以及每日的購物信息、股價、匯率的篩選都由互聯網提供。伴隨著互聯網在國內廣泛的應用和經濟的飛速發展,互聯網理財逐漸被人們所接受。如今,購買理財產品、證券、保險的買賣與個人理財投資都可以在互聯網上進行。互聯網理財已經顯示出了巨大的發展空間。
本書通過比較互聯網理財與傳統理財,闡述了互聯網理財的優勢和風險,同時深入剖析了銀行理財產品、余額寶、微信理財通、百度理財、P2P理財、眾籌理財等互聯網理財產品及方式的特點和收益,并通過實際操作介紹了主流理財產品的投資、體現、查看收益和移動終端操作,通過對當前互聯網理財領域中的相關概念、具體操作和主流理財產品的介紹,幫助讀者了解和選擇適合自己的互聯網理財產品。
本書特點
■內容覆蓋面廣。本書對當前主流的互聯網理財產品進行了介紹,內容涵蓋銀行理財產品、余額寶、微信理財通、百度理財、P2P理財、眾籌理財,并對這些理財產品的收益和風險進行了對比。
■講解細致體貼。為了讓讀者更快地了解各類理財產品的特點和操作,本書設計了適合入門者的學習方式,用準確的語言總結概念,用完整的示例展現流程,用直觀的圖示演示操作。
■實例貼切實際。本書在介紹互聯網理財概念時,貫穿了許多具有針對性的典型實例,并給出了用戶進行具體操作的技巧和建議,以便讓讀者更好地理解各種互聯網理財產品的實踐操作。
■注重技巧和類比。針對互聯網理財產品和方式多樣,用戶難以比較和抉擇的問題,本書從收益、風險等方面對當前主流的產品進行了優劣比較,并詳述了工具軟件、網站和操作技巧,可操作性極強。
本書持有一貫的語言風格,在措辭上盡量做到淺顯易懂,使所有讀者都能從書中獲得知識。本書在編寫時,鑒于作者水平有限,難免有疏漏之處,敬請廣大讀者朋友批評指正,并提出寶貴意見。
讀者定位
■傳統金融行業的從業人員
■互聯網理財產品投資者
■新入門的理財人士
■在支付寶上有余錢的購物狂人
■高校或培訓機構師生
■想了解互聯網理財市場的各類人員
關于作者
楊章偉:互聯網理財實踐者、高校副教授,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現為省信息網絡安全工程師、市網絡與信息安全應急管理專家,曾擔任企業的互聯網管理、安全職位,熟悉互聯網理財市場,并具有豐富的實際操作經驗,對互聯網理財產品有獨特的見地。
本書由楊章偉、李自連、陳丹組織編寫,同時參與編寫的還有馮桂紅、蘇娟、程斌、胡亞麗、焦帥偉、李凱、劉筱月、馬新原、能永霞、商夢麗、王寧、王雅瓊、徐屬娜、于健、周洋、張昆、陳冠軍、范陳瓊、郭現杰、羅高見、何瓊、晁楠、雷鳳,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楊章偉,江西萍鄉人,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從事互聯網相關工作10余年,熟悉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領域,主持和參與省部級、市廳級項目1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20多篇,出版論著和教材10部,獲省高校科技成果三等獎1項,市科技論文二等獎2項,現為省公安廳信息網絡安全工程師、市網絡與信息安全應急管理專家,信息化創新團隊帶頭人,曾擔任企業的互聯網管理、安全職位,熟悉互聯網理財市場,并具有豐富的實際操作經驗,對互聯網理財產品有較深刻的見地。
李自連,畢業于東北大學,碩士、講師,從事經濟學、會計學和財務管理工作10余年,對傳統理財市場有深入的理解,主要學術專長是會計基礎理論研究、財務管理研究,會計高等教育研究,現主要從事會計基礎理論研究和審計理論研究,熟悉主流互聯網理財產品的特點的風險。
陳丹,高校講師、會計師,從事財務管理工作和財務成本教學工作15年,主要研究方向為成本核算、財務管理,具有豐富的互聯網理財產品投資理財經驗。
什么是互聯網理財
隨著互聯網的日益發展,人們在生活中越來越離不開網絡,比如通過互聯網進行工作、娛樂和購物等。在網絡交易平臺的影響下,網上銀行逐漸成為人們進行金融交易的首選,于是理財也就有了新的發展方向——互聯網理財。
借助互聯網,無論是個人理財還是企業管理資金,都可擺脫銀行柜臺的制約,即使不在銀行的工作時間內,也能足不出戶地享受理財的樂趣。這是人們選擇互聯網理財的最主要原因。那么,什么是互聯網理財呢?
顧名思義,互聯網理財是通過互聯網進行理財投資的業務,同時,一些金融機構通過信息網絡提供相應的金融服務。如果需要用專業的表述來解釋互聯網理財,那么互聯網理財是指投資者或家庭通過互聯網獲取商家提供的理財服務和金融資訊,根據外界條件的變化不斷調整其剩余資產的存在形態,以實現個人或家庭資產收益最大化的一系列活動。
在互聯網理財中,理財軟件以及每日的購物信息、股價、匯率的篩選,都由互聯網提供。伴隨著互聯網在國內的廣泛應用和經濟的飛速發展,互聯網理財的概念逐漸被人們接受。如今,購買理財產品、證券,保險的買賣與個人理財投資都可以在互聯網上進行。互聯網理財已經顯示出了巨大的發展空間。
人們對待互聯網理財模式持什么態度?是否越來越多的人正在投資互聯網理財產品呢?根據AssuredsampleTM在線樣本庫的調查顯示,60.4% 的受訪者正在使用互聯網理財模式投資;22.2% 的人雖然還沒有投資互聯網理財產品,但是準備嘗試;12.7% 的人仍處于觀望狀態;僅4.7% 的受訪者明確表示沒有投資互聯網理財產品的打算。由此可見,超過80%的客戶認可互聯網理財模式,表明這種方式已被大眾所接受。
互聯網理財是一種新興事物,大家應該在實踐中學習,將學習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逐步提高自己的理財能力。在日常生活中,理財貫穿生活中的各個細節,隨著網絡與人們生活的日益融合,互聯網理財將會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個熱點。
互聯網理財與傳統理財的區別
互聯網理財一經問世,便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力,也取得了驚人業績,這是傳統理財所不能比擬的。根據數據顯示,2014年末,幾個主要的互聯網理財產品規模總額已超過萬億元。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3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約6.32億,其中互聯網理財用戶數達6383萬,逾一成網民使用在線理財。
互聯網理財之所以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取得客戶的認可,是因為它與傳統理財方式的顯著區別。與傳統理財方式相比較,互聯網理財模式有許多更為吸引客戶的特征,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互聯網理財模式采用的運行模式不同。與傳統理財機構的“重資產”不同,互聯網理財采取“輕資產”模式運行。互聯網理財并非是完全創新的理財產品,而是將互聯網的平臺資源優勢跟傳統理財的專業優勢有機結合,進行跨界合作,削減了繁雜的線下架構和人員配置,最大程度節省管理和營銷成本,將更多的收益讓給消費者。
(2)互聯網理財模式采用的技術手段不同。互聯網理財利用開放的技術手段,加速信息處理效率和金融脫媒,逐漸培養無中介式金融市場,從而降低交易成本。互聯網理財服務選擇與線下優質標的方合作,提供簡單明確的產品結構說明和操作流程,大大提高了效率。
(3)互聯網理財模式的針對用戶不同。與傳統理財所推崇的“二八定律”不同,互聯網理財崛起是由龐大的基層用戶產生的長尾效應撐起的。傳統理財的門檻一般以萬元級起步,而互聯網理財則是低門檻,即使是一分錢也可投資,使得個人零散資金獲得更高的收益回報。這種低門檻、高收益、高流動性的特點更能貼合大眾理財需求。
長尾效應是指那些數量巨大、種類繁多的產品或者服務,其中很大一部分得不到足夠重視,但是零零散散的這些冷門產品或服務的總收益卻超越了主流商品。長尾效應的根本就是強調“個性化”“客戶力量”和“小利潤大市場”。
(4)互聯網理財模式的產品理念不同。與傳統理財所推崇的產品理念有所不同,互聯網理財更傾向于從用戶角度出發,打破壁壘,集眾家之長,設計符合用戶理財需求的產品,更容易得到投資者的青睞。
隨著金融機構和互聯網公司等多方力量的日趨融合,互聯網理財已是大勢所趨,未來互聯網理財還會出現更多定制化的服務。數據顯示,中國6億多網民中,還有60%的人正在逐步接受數字化,這些人未來都有可能成為互聯網理財的目標受眾。
傳統的金融理財市場與互聯網領域的金融理財市場相比,后者所體現出來的創新性具有重要意義。首先,互聯網理財具有業務創新的特性,互聯網理財模式以互聯網技術為支撐,以潛在的網絡投資群體為主要對象,將通過互聯網進行的理財模式打造成一項新型的理財業務;其次,互聯網理財具有市場創新的特性,它開辟了新的理財渠道;最后,互聯網理財模式推動了金融理財服務的完善和規范,加快了傳統理財方式的服務轉變。
互聯網理財的優勢
互聯網理財模式相對于傳統理財方式而言,有許多不同之處,這也形成了互聯網理財的獨特優勢。正是由于互聯網理財充分借助了互聯網的高效、便捷的信息流通,才能在短期內取得迅速發展。總的來說,互聯網理財模式的優勢體現在如下六個方面。
■ 信息優勢
信息優勢主要體現為信息量的廣泛與傳播的迅速。投資者畢竟不是專家,長久以來困擾著他們的是信息不對稱的問題。選擇互聯網理財模式,投資者可以在網上輕松地掌握全國各地甚至全球的財經信息,而各金融網站傳遞的信息幾乎沒有數量限制。一般來說,網絡證券交易提供的行情更新時間在8~10秒內,快于其他任何一種傳播方式。
■ 成本優勢
互聯網理財服務與傳統的理財服務相比,節省了大量的運營成本,使服務供應商能夠不斷地提高服務質量和降低服務費用,最終使投資者受惠。首先,節省了設立龐大經營網點的費用;其次,大幅度節省了通信費用;再次,整合了數據等資源,優化了工作流程。數據統計顯示,一般新建一家營業部需一次性投資500萬~2000萬元,日常營業費用為每月25萬~80萬元,而發展虛擬的網上理財網站的投資僅為其1/3~1/2,日常費用更是只有其1/5~1/4。
■ 時空優勢
互聯網理財空間上覆蓋面廣,業務范圍可以覆蓋全球,擁有無限擴張的全球化目標市場;時間上提供全天候營業服務,真正做到了每周7天、每天24小時營業,極大地方便了客戶。
■ 服務優勢
互聯網理財可以提高服務質量,最明顯的就是給投資者提供個性化服務。以前,一般投資者因為自身水平限制,要進行技術面分析和基本面分析都是相當困難的,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是借助互聯網,尤其是網絡的信息搜集功能,投資者可以獲得權威的研究報告和現成的投資分析工具。
■ 效率和質量優勢
在金融市場上,效率就是金錢。而理財活動要耗費投資者大量的時間、金錢和精力去搜集信息、研究市場行情、研究投資工具、做投資決策等。互聯網理財的運用可以節省投資者每一步的投入,提高理財的效率,使投資者處處掌握先機,最終提高投資者的應變能力。而且,互聯網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應用,使投資者可以減少投資的盲目性和隨意性,提高了理財活動的質量。
■ 收益優勢
當前,銀行活期存款利率僅有0.35%,如果是小額存款,利息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即使是號稱高收益的中短期銀行理財產品,其利率也只是在3%~4%左右,幾十萬的投資,收益也不過幾百元。對比來看,互聯網理財模式由于成本的降低,其收益也要高于傳統理財方式。
隨著互聯網用戶年齡結構向成熟化階段的發展,互聯網理財將在國內數億網民中迅速傳播并得到進一步的宣傳。基于互聯網理財模式的多種優勢,互聯網理財將受到越來越多的客戶歡迎。
……